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劉沆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24 18:06:00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劉沆傳
劉沆,字沖之,吉州永新人。及長,倜儻任氣。舉進士不中,自稱退士,不復出,父力勉之。天圣八年,始擢進士第二,為大理評事、通判舒州。有大獄歷歲不決,沆數日決之。章獻太后建資圣浮圖,內侍張懷信挾詔命,督役嚴峻,州將至移疾不敢出,沆奏罷懷信。再遷太常丞、直集賢院,出知衡州。大姓尹氏欺鄰翁老子幼,欲竊取其田,乃偽作賣券,及鄰翁死,遂奪而有之。其子訴于州縣,二十年不得直,沆至,復訴之。尹氏持積歲稅鈔為驗,沆曰:若田千頃,歲輸豈特此耶?爾始為券時,嘗如敕問鄰乎?其人固多在,可訊也。尹氏遂伏罪。奉使契丹,館伴杜防強沆以酒,沆沾醉,拂袖起,因罵之,坐是出知潭州。又降知和州,改右諫議大夫、知江州。時湖南蠻猺數出寇,至殺官吏。以沆為龍圖閣直學士、知潭州兼安撫使,許便宜從事。沆大發兵至桂陽,招降二千余人,而蠻酋降者皆奏命以官。又募土兵分捕余黨,斬馘甚眾。已而賊復出,殺裨將胡元,坐降知鄂州。還,知審刑院,除知永興軍。頃之,以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數發隱伏。皇祐三年,拜參知政事。文彥博、富弼復入為相。彥博為昭文館大學士,弼監修國史,沆遷兵部侍郎,位在弼下。論者以為非故事,乃帖麻改沆監修國史,弼為集賢殿大學士。沆既疾言事官,因言:慶歷后,臺諫官用事,朝廷命令之出,事無當否悉論之,必勝而后已,專務抉人陰私莫辨之事,以中傷士大夫。執政畏其言,進擢尤速。沆遂舉行御史遷次之格,滿二歲者與知州。御史范師道、趙抃歲滿求補郡,沆引格出之,中丞張升等言沆挾私出御史。時樞密使狄青亦因御史言,罷知陳州,沆奏曰:御史去陛下將相,削陛下爪牙,此曹所謀,臣莫測也。升等益論辨不已,罷沆知應天府。遷刑部尚書,徙陳州。沆長于吏事性豪率少儀矩然任數善刺探權近過失陰持之以軒輊取事論者以此少之
(節選自《宋史劉沆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沆長于吏事/性豪率/少儀矩/然任數/善刺探權近過失/陰持之以軒輊取事/論者以此少之/
B.沆長于吏事/性豪率少儀矩/然任數善/刺探權近過失陰持之以軒輊取事/論者以此少之/
C.沆長于吏事/性豪率/少儀矩/然任數善/刺探權近過失/陰持之以軒輊取事/論者以此少之/
D.沆長于吏事/性豪率少儀矩/然任數/善刺探權近過失陰持之以軒輊取事/論者以此少之/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名是在出生時由父親所取,字是在成人禮上后加的,出于禮貌,古人往往自稱用名,稱人以字。
B.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科舉殿試時的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即狀元、榜眼、探花。
C.天圣,是宋仁宗趙禎的年號,年號是中國歷代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一個皇帝有且只有一個年號。
D.便宜從事,朝廷給予大臣的一種特權,遇事不必請示,可根據實際情況斟酌處理。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沆為官善決斷。任舒州通判時,將州里幾年沒有判決的案件幾天就裁決了。
B.劉沆辦案心思細密。曾有尹姓的大戶人家,霸占鄰居的房產二十多年,劉沆從這戶人家每年上繳的賦稅判斷田地買賣的契約是偽造的。
C.劉沆仕途坎坷,宦海沉浮。他曾因鎮壓湖南起義失利被貶鄂州,任職開封府期間官職又幾起幾落。
D.劉沆痛恨言官,直言進諫。劉沆進言說,言官專挑別人隱秘不能爭辯的事情來中傷士大夫,令執政者忌憚,從而得到提拔。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內侍張懷信挾詔命,督役嚴峻,州將至移疾不敢出,沆奏罷懷信。(5分)
(2)御史去陛下將相,削陛下爪牙,此曹所謀,臣莫測也。(5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