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郭崇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24 18:15:38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郭崇傳
郭崇,應州金城人。重厚寡言,有方略。初名崇威,避周祖名,止稱崇。父祖俱代北酋長。崇弱冠以勇力應募為卒。后唐清泰中,為應州騎軍都校。
晉祖割云應地入為契丹,崇恥事之,奮身南歸,歷鄆、河中、潞三鎮騎軍都校。開運中,戍太原。會漢祖起義,以崇為前鋒。入汴,改護圣左第六軍都校、領郢州刺史,改領富州。
從周祖平河中,以功遷果州防御使、領護圣右廂都指揮使。周祖鎮鄴,以崇領行營騎軍兼天雄軍都巡檢使。
乾祐三年冬,崇從周祖平國難,與李筠拒慕容彥超于劉子陂,走之,以崇補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遣馮道等迎湘陰公赟于徐州,將立之。會契丹南侵周祖北征次于澶州為六軍推戴樞密使王峻在京師聞變遣崇率七百騎東拒赟遇于睢陽。崇陣于牙門外,赟懼,登門樓呼崇曰:汝等何遽至此?崇曰:澶州軍變,遣崇等來衛乘輿,非有他也。赟召崇升樓,崇未敢登,即遣道下與語,崇乃登,具言軍情有屬,天命已定,赟執崇手泣,俛首久之。俄而赟所領衛兵都校張令超以眾歸崇,赟親將賈、王等數怒目視道,將害之。赟曰:汝輩勿草草,此非關令公事。崇即送赟就館舍。
廣順初,領定武軍節度,又為京城都巡檢使、修城都部署兼知步軍公事。未幾,復升陳州為節鎮,以潁州隸焉,命崇為節度。周祖親郊,加同平章事,出鎮澶州。周祖不豫,促還鎮所。
世宗立,并入侵潞州,命崇與符彥卿出固鎮以御之。世宗親征,又副彥卿為行營都部署。師還,加兼侍中。冬,移真定尹、成德軍世度。四年,世宗征淮南,契丹出騎萬乘余掠邊,崇率師攻下束鹿縣,斬數百級,俘獲甚眾。五年,天清節,崇來朝,表求致政,不允,賜襲衣、金帶、器幣、鞍勒馬,遣之。世宗平關南,至靜安軍,崇來朝。恭帝嗣位,加檢校太師。
宋初,加兼中書令。崇追感周室恩遇,時復泣下。監軍陳思誨密奏其狀,因言:常山近邊,崇有異心,宜謹備之。太祖曰:我素知崇篤于恩義,蓋有所激發爾。遣人覘之,還言崇方對賓屬坐池潭小亭飲博,城中晏然。太祖笑曰:果如朕言。未幾來朝。時命李重進為平盧軍節度,重進叛,改命崇為節制。乾德三年,卒,年五十八。太祖聞之震悼,贈太師。
�。ㄟx自《宋史》)
4.下列對文中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會契丹/南侵/周祖北征/次于澶州/為六軍推戴/樞密使王峻在/京師聞變/遣崇率七百騎東拒赟/遇于睢陽。
B.會契丹南侵/周祖北征/次于澶州/為六軍推戴/樞密使王峻在京師聞變/遣崇率七百騎東拒赟/遇于睢陽。
C.會契丹南侵/周祖北征次/于澶州/為六軍推戴/樞密使王峻在/京師聞變/遣崇率七百騎東拒赟/遇于睢陽。
D.會契丹/南侵/周祖北征次/于澶州/為六軍推戴/樞密使王峻在京師聞變/遣崇率七百騎東拒赟/遇于睢陽。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弱冠:古代男子十八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但體格未壯,故稱弱冠。
B. 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
C. 不豫:豫本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往往是天子有病的諱稱。
D. 致政:也就是致仕,古時指官吏解除政務職務,辭官退休。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郭崇原名郭崇威,由于要避周祖的名諱,就只用單名一個崇字。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代北的酋長。
B.晉祖割地給契丹后,郭崇恥于歸順契丹,毅然南回后晉,歷任鄆、河中、潞三鎮的騎軍都校尉。
C.湘陰公劉赟由于澶州軍變而沒能被擁立為皇帝,他遷怒于馮道,派親信賈、王等將領殺了馮道,郭崇也沒勸住他。
D.監軍陳思誨向宋太祖告密,說郭崇有異心,要謹慎防備郭崇,可是太祖相信郭崇是知恩圖報、重信守義的人。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崇乃登,具言軍情有屬,天命已定,赟執崇手泣,俛首久之。(5分)
⑵世宗征淮南,契丹出騎萬乘余掠邊,崇率師攻下束鹿縣,斬數百級,俘獲甚眾。(5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