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戚綸傳(3)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25 08:21:06

參考譯文:
戚綸字仲言,應天楚丘人。父親戚同文,寫有白傳。太平興國八年(983)考中進士,被任命為沂水主簿,調任太和縣知縣。長江以南白姓性情險惡強悍經常發生訴訟官司,戚綸寫下《諭民詩》五十篇,運用當地風俗和白姓熟悉的事情,來規誡教誨白姓,當地白姓大多傳誦它。每年按時與監獄囚犯約定,派遣他們回家祭祀先祖,囚犯都按期返回。升任光祿壓,由于審訊陳州官司失實而犯有過失,免除官職。后來,又授予大理評事、知永嘉縣。境內有池塘灌溉之利,疏通治理防止水澇旱災。又擔任光祿寺壓,轉運使又將其政績上報,朝廷多次下詔書褒獎戚綸。
景德二年(1005),起用趙安仁、晃迥、陳充、朱哭同知貢舉,戚綸上奏所說選擇文士的辦法,大多成為條規制令,得到朝廷采用。戚綸認為三公、尚書、九列的官職,從唐末以來,有司逐漸增加,號令不統一,建議應當采用《通禮》、《六典》法令條規,按類進行繼承和改革,寫成大典,當時人們對此稱贊不已。真宗對此很贊賞。
大中祥符三年(1010),升任樞密直學士,真宗作詩對他表示寵愛。不久,出知杭州,胡則這時擔任發運使,曾留居杭州,放縱妄為不檢點,與李溥交誼深厚,戚綸對他向來討厭。 通判吳耀卿,是胡則的黨羽,暗中窺探戚綸的一舉一動,將情況報告給胡則。胡則當時被當權者親近,于是一起收集戚綸的過失,后來戚綸調任揚州知州。維揚也在李溥、胡則的勢力之內,控制更加嚴厲,戚綸請求調任偏僻郡縣,結果調往徐州。
八年(1015),又任青州知州。這年發生饑荒,戚綸拿出官府所藏糧食來救助饑餓的白姓, 使許多老白姓得以保全生命安定生活。天禧四年(1020)冬天,由于患病請求回歸鄉里,改任太常少卿,分司南京。五年(1021),死,終年六十八歲。
戚綸篤志于古學,善談名理,喜歡談論政治,有些迂腐疏闊。戚同文在隨州去世,戚綸步行千余里奔喪。與其兄戚維感情深厚,戚維死,戚綸聽到告喪,十分悲痛以致數日不吃任何東西。在朋友和親友的交往中,以信義著稱。儒士前來拜見者,詢問他們的志向,根據才能給予教誨。曾經說:告老還鄉后,用十年時問在鄉問講習,也可以恢復古道救濟世人。 樂于推薦士人,每次上奏十數人,都是當時知名人士。晚年被權貴寵幸者排斥,從此不再銳意進取。戚綸善于教導了弟,雖然地位顯赫,他仍然十分節儉。死后,家中沒有多余的財物。
點擊查看更多:語文閱讀題
奧數網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奧數試題、最全小學數學知識點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