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方法幫父母解決孩子不愛學習的壞習慣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25 19:51:22

1.提醒孩子不懂就問 做好課前預習準備
很多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根本不可能好好學習。家長要多與老師交換意見,并且指孩子上課要注意老師的眼睛、黑板、課本,爭取能聽懂老師的每一句話,養成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提醒孩子要學會動腦筋積極思考,不懂就問,養成舉手回答問題的習慣。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也是幫孩子提高學習興趣愛上學習的好方法.
2.讓孩子和其他同學一起做作業
父母工作忙,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沒有人陪伴,遇到問題解決不了,降低了主動學習的興趣。作為家長,要先了解孩子作業的內容與作業量。千萬不能包辦代替,害怕孩子累著、麻煩,從而替代孩子完成。當孩子不會寫作業時,可以讓孩子和其他同學一起做,遇到難題可以相互討論。這樣既能夠讓孩子好好完成作業,還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之間相互激勵,共同進步。
父母雖然不能每天陪孩子寫作業,但必須要定期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給予評價和鼓勵。還應注意有頭有尾,長期堅持并且多監督孩子。讓孩子慢慢學會自己細心、認真,作業才會不出錯,一定要避免讓孩子被動學習。
3.適當給孩子布置學習以外的任務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其他事都不用他做。有些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孩子長大了也不會做事,或容易做錯事,家長反過來又埋怨他們。
每天可以適當地給孩子布置一定的任務,如收集資料、回家幫媽媽掃地、洗碗、擦桌子、倒垃圾等,使孩子從被動接受任務,過渡到能主動完成任務。讓孩子明白自己長大了,應該做些家務活。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進而把責任感遷移到學習上,形成學習的主動性,慢慢愛上學習。
4.使孩子明確學習目標
孩子之所以不愛學習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學習目標不明確。一些家長和孩子自己對學習期望值都不高,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認為不讀書以后同樣可以掙錢。
大人要讓孩子確立學習目的,讓孩子知道以后想干什么,比如“我長大想當老師,當老師就得學習好。”、“我想當醫生,如果學得不好,醫術不高,就不能醫好病人,做手術出現錯誤。”等等。學習目標不明確,懶懶散散地過日子,不用功學,孩子學習成績當然提不上去。
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長以巨大的恒心和毅力,不斷練習和修正,才能使孩子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變不愛學習為我要學。
編輯推薦:點擊查看更多學習方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