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與常見問題對策(5)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7-04 11:12:02

(3)嚴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復的實踐,并且對學生來說,應主要放在課堂上進行。小學低年級學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直到鞏固為止。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與家長之間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否則會降低強化效果,影響良好習慣的形成。
(4)樹立榜樣,啟發自覺。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家長、教師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況下形成的,所以設身處地,樹立榜樣,不僅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就是對高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要多樹立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榜樣,使其他學生自覺模仿,形成習慣。對學生的每一點良好行為,教師不僅要及時給予表揚,而且要在班家里營造一種良好的議論氛圍。同時家長和教師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學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習慣″傳染″到孩子的身上。對高年級的學生則要給他們多講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導他們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從中感受良好習慣對一個人成材的重要影響,從而自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5)整體發展,互相促進。
除了學習習慣外,還要養成的良好習慣有很多,如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勞動習慣等,它們都源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它們之間具有很大的關聯性,如一個學生一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就為他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等創造了條件;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慣了的人,要在學習中養成認真細心的習慣是很難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不能單槍匹馬,孤軍作戰,不僅要與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等結合起來,還要與學校,家庭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3.努力構建社會、家庭、學校三維一體的教育網絡,形成教育合力。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來支持。學校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主陣地,家庭是學生習慣養成的催化劑,社會是檢驗學生學習習慣的場所。在習慣的養成中,特別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教師對家長在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方面要提出要求:①明確要求,嚴格實施。對孩子的行為習慣要求要交待得詳細明確,操作性強,讓孩子清楚明確,決不能含糊,使孩子看得見摸得著。一旦提出,就應該嚴格施行,毫不退讓,決不輕易改變,直到孩子良好習慣養成為止。②持之以恒,不怕反復。據專家研究,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最起碼需要3-6個月,有的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對每個習慣的餓培養,家長都應該堅持3-6個月或更長的時間。為了孩子的終身幸福,家長應不怕反復,持之以恒。③防微杜漸,及時矯正。對孩子身上的不良行為習慣,家長不能聽之任之,否則“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家長既要把壞習慣消滅于萌芽狀態,防患于未然,又要使孩子救失長善。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長期的生活、學習中通過點滴的小事而形成的。2-12歲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朽木不可雕也”“養其習于童蒙”等古訓,也正是這個道理。
“好習慣可以終身讓人享用它的利息,壞習慣讓人一生償還不了它的債務。”讓我們共同重視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