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7-05 20:36:06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 教案設計
二、 出示教學目標
準備好了么?那么就跟我出發--
三、 學習課文:
1、 老師先給大家講述一個故事--“剪桐封弟” 《史記 晉世家》第九篇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它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周武王姬發滅殷7年以后(公元前1046--前1042年),因病去世。他的長子姬誦繼位,是為成王,因成王年幼,便由其叔父姬旦代行天子的職權,史稱“周公攝政”。
在“周公攝政”期間,實行土地分封制,把周室子弟,族屬功臣,根據軍政需要,分別封給一定的土地去做諸侯。漢代歷史學家司馬遷在他所著的《史記·晉世家》一篇中,用一段“剪桐封弟”的故事,詳細記載了周成王的胞弟姬虞被封為唐國諸侯一事。
成王繼位初上,下屬諸侯國唐國發生武庚叛亂,周公親自帶兵到唐國平息了叛亂。此后的一天,成王與弟弟虞在院子里做游戲,成王隨手從地上拾起一片梧桐樹葉,剪成玉圭的形狀,對虞說:給你這個玉圭,封你去做唐國的諸侯吧!“站在一邊的史佚聽到了,就請成王選擇良辰吉日舉行分封大典。成王說:“我是和虞做游戲呢!”史佚卻說:“天子無戲言,既然說了,就要用史書記載他,音樂歌舞慶賀他,盛大典禮成全他。”于是成王就把叔虞封到唐國做了諸侯。虞來到唐國以后,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大力發展農業,使唐國百姓從此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造成日后七百年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派興旺景象。虞死后,后人為了紀念他,就選擇了這片山清水秀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因境內有晉水流淌,于是,叔虞的兒子燮將國號“唐”改稱為“晉”,祠堂改名為“晉王祠”,簡稱“晉祠”。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