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豐樂亭記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7-08 22:21:22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豐樂亭記
豐樂亭記
歐陽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竊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于是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
滁于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嘗以周師破李璟兵十五萬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將皇甫暉、姚鳳于滁東門之外,遂以平滁。修嘗考其山川,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欲求暉、鳳就擒之所,而故老皆無在者。蓋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杰并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憑恃險阻,刬削消磨。百年之間,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欲問其事,而遺老盡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間,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見外事,而安于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養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世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8.下列各組名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俯仰左右,顧而樂之 與人樂樂
B.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 蓋亦反其本矣
C.嘗以周師破李璟兵十五萬于清流山下 能以足音辨人
D.欲問其事,而遺老盡矣 其日牛馬嘶
9.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現豐樂亭所在地滁州“山川美”和“風俗美”的一組是
A.其上豐山,聳然而特立 而故老皆無在者
B.修嘗考其山川,按其圖記 而喜與予游也
C.向之憑恃險阻,刬削消磨 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D.風霜冰雪,刻露清秀 安于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滁州介于江淮之間,雖有商賈往還,但四方賓客并不來此偏僻的豐樂亭。盡管此處環境優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聽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納清涼。
B.文章描寫山泉景色之美,敘述建亭游賞之樂,文筆簡潔生動。如用“聳然”“竊然”“滃然”就點出了山水的獨特情貌;用“掇”“蔭”就表現出了游賞之樂。
C.滁州在五代時兵禍不斷,至宋統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贊頌朝廷使人民休養生息的功德,歌頌太平氣象,從而寄托了安定來之不易、應予珍惜的命意。
D.作者反復指出“故老皆無在者”“遺老盡矣”,透露出對人們居安而不思危的隱憂,要人們記住“幸生無事之時”,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的職責。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于是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民生不見外事,而安于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