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故事:巧訓皇子(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7-11 10:10:17

王爾烈何等聰明,未品,只看水中茶葉的顏色和轉向已經分辨出哪是江心之水,王爾烈道:"水居江心,日照平和,陰陽相交,屬性相易,不緩不速,不猛不烈,不軟不硬,不寒不酷,不剛不柔,不滯不澀,不沉不浮,不重不輕;故放置碗中,于心處轉,且茶葉沖開,色氣四散,香味四溢,茶未致唇,香即沁肺。此非揚子江中水!"永琰聽罷,對王爾烈佩服得五體投地。
不久,王爾烈又給永琰出了道《僧敲木魚石》的文題,并要他到遼東千山走走。永琰聽老師王爾烈說出文題,心中便多了些想法,說道:"老師,何為木魚?""當然是僧尼敲打的木魚了。"永琰又問:"既然是這樣,為何又說有個石字呢?難道木魚還有石頭做的不成?"王爾烈說:"問題就在這里,你前時去江南蒙山,不也是有些疑惑嗎?"
永琰從川南蒙山歸來后,似乎有所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便又接著按照老師的指點來到了千山,去尋找那木魚石。
永琰在千山,幾乎是訪過了所有的寺院,仍沒找到木魚石。這會兒,明月當空,松濤滾滾,萬籟俱靜,他來到了木魚庵上頭的萬松嶺,坐下就地休息。哪想待他往地上一坐時,一塊石頭被刮動了,順著山勢滾了下去。待過了多時,只聽山下傳來滾落的聲音,既像石聲,又像木魚聲。永琰說:"魚石,木魚石,即木魚與石也。"這時,一陣"梆梆梆"響聲由遠及近,不多時竟來到了跟前。
來了個和尚,這和尚胸前一縷長須,宛若神仙。和尚說,他是龍泉寺僧人普丘。
永琰問他可認識王爾烈,和尚笑了,"能不認識?他是我的學弟,我倆曾同在龍泉寺學習詩文。""既然如此,有一事討教,請師父告訴我吧。""請問,公是何人?""我乃是王爾烈的弟子也。"普丘一聽,心里明白了,接著問道:"施主到此作甚?"永琰聽了,這才將尋求木魚石的事說了一遍。普丘說:"方才,你投石所傳回的聲音便是木魚石聲。施主,請隨我來。"說著,他們來到萬松嶺下,木魚庵前,再撿石一敲,果然梆梆有聲,真乃木魚石也。
到京城后,永琰將看到僧敲木魚石之事說了一遍,王爾烈終于道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他多次敦促永琰走出皇宮,乃是以通曉民間疾苦為重。而尋木魚之石,乃中虛若谷,外實如金,體潔似玉,磐聲猶鐘,實為帝王之氣度,并告誡這位皇子,今后慮事,當先從民心想起,再行木魚石之聲色。唯有如此,國家才有瑞兆。
永琰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終由一個放蕩不羈、所向無成的皇子,成了一位勵精圖治、頗有作為的帝王。
點擊查看更多:歷史典故: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的故事
奧數網提醒:
小學數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