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7-25 14:17:38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上冊 數學教案
【學情預設:學生從圖上很容易看出有的套的比平均數多,有的套的比平均數少,有的和平均數一樣多】
師:仔細觀察統計圖你發現平均數比哪個數大?比哪個數小?
(結合課件演示引導學生發現平均數介于一組數據的最大數與最小數之間。)
師:一組的平均數7和他們小組王宇套中的7個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師:平均數7和6可以代表什么?王宇的7個能代表他們小組的套圈水平嗎?
【設計意圖:這里通過教師一系列的追問引發學生深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
三、引導探究,構建方法
1.提問
師:我們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找到了一組和三組套圈的平均數,并比出了這兩個組套圈的整體水平的高低,如果比賽的人數很多的時候用移多補少的方法還能很快的找到一組數據的平均數嗎?
師:你會算出這兩個組套圈的平均數嗎?
2.觀察(出示第一組移之前和移之后的統計圖)
(引導學生發現移之前和移之后套圈的總數不變,要想讓每人套的一樣多,就要用總個數除以總人數來得到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
3.演示"先求和再平均分"的過程。
師:你能給這樣的方法起個合適的名字嗎?(先合后分)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應用過程中體會出求平均數最基本的方法,在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和領悟到知識的一般規律。】
四、鞏固深化,拓展應用
1.比較三組和二組哪個組套的準的問題。
師:
2.生活中的平均數問題
(1)學校籃球隊隊員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強是籃球隊隊員,他的身高是155厘米,可能嗎? 有身高超過160厘米的隊員嗎?
(2)小河平均水深130cm,灰太狼身高145cm,他過河有危險嗎?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平均數問題,培養學生統計觀念和估算能力,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
五、評價反思,感受成功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是怎樣學到的?你有哪些收獲?
設計思路
1、準確定位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定位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淡化術語與純粹計算,重視理解性學習。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本節課在"學什么"的問題上強調對平均數意義、特點的把握,注重對其統計含義的理解,以及能夠在新的問題情境中運用它解決問題,淡化單純學習學習求平均數的計算方法的比較,目標定位準確。
2、選擇的學習內容要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選取了學生身邊和社會生活中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素材,如比較兩組同學的套圈水平等都較好地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3、注重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經歷平均數知識構建的過程
體現學習自主性,使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練,在練中感,學習平均數的意義時,以拍球活動導入,教師以游戲者的角色介入學習過程,不但為學生創設了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而是自然地將平均數的意義不斷引向深入。使學生深刻感悟到當兩組套圈人數相等時,可以逐個比、比總數或平均數都可以判斷哪個組套圈水平高,但當套圈的人數不相等時,只有比較平均數才公平,突出了平均數的比較功能。
作者簡介
辛慧軍,女,小學高級教師,山西省學科帶頭人。先后榮獲"省骨干教師","首屆山西省青年教學能手","第七屆中小學教學能手","三晉名師"等稱號。現任教于山西省寧武縣實驗小學。
奧數網提醒:
小學數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