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7-25 14:40:03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上冊 數學教案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40頁例1、第41頁"連一連"、第44頁練習七第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單式條形統計圖,了解相應的結構、特點和表達數據的方法;能根據收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和完成條形統計圖,根據統計數據進行簡單分析。
2.使學生經歷完成統計表和統計圖、簡單分析數據等統計活動,了解數據處理、分析的大體過程,掌握簡單的數據處理技能,體會數據蘊含信息,發展初步的數據分析觀念。
3.使學生感受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和價值,增強學習統計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并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經歷完成統計表和統計圖、簡單分析數據等統計活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大約九十年前,英國的科學家貝爾德發明的電視機,電視成了人們獲取咨詢,娛樂放松的重要途徑之一。
張麗華同學調查收集和記錄的本班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數據。她可以如何"調查"呢? (一個一個問)她用什么方法"記錄"的呢?(畫"正"字)一筆代表一個學生,一個"正"字代表五個人。
請大家先觀察表里記錄的結果,說說這里有哪幾類節目,你知道了些什么?
最喜歡科普類的同學有多少人? 你是一下子就知道答案,還是需要想一想、算一算?
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數據和結果,就需要認識統計表和統計圖,用統計表或統計圖來表示收集的數據。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學會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先來看統計表。(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統計表
1.認識統計表
(1)引導:這里第一幅是簡單的統計表,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
(2)把表格填寫完整
(3)"合計"表示什么意思? 算出總和,填寫完整。
2.統計表的組成
(1)我們填寫的這份表格是什么主題? 還需要一個標題,"某班……"
(2)為了更加完整,我們還需要說明制表日期,2015年10月
(3)表格中,第一行是項目,第二行是數據。 我們現在就學這種只有兩行的簡單統計表。
三.學習新知統計圖
1.有了這份統計表,為了更加形象直觀地表示數量的多少,我們還可以畫出統計圖
2.出示統計圖,認識統計圖
這是一幅未完成的統計圖,我們來看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有標題,(齊讀), 時間, 節目類別,這里有4個類別,橫著的這條就是橫軸,有個詞叫"縱橫交錯", 那么豎著的這條表示數量的就是"縱軸", 從下往上,從0到20人。 讀一讀這里的數,我們發現,每一格表示"2人", 當然了,每一格也可以表示1人,3人,4人……我們根據需要來選擇。
"科普類"上面有一個直條,畫到哪里? 你知道為什么要畫到這里嗎? 表示科普類有6人,為了更精準地表示數據,我們還要在直條上面寫上6, 這里要不要加單位呢? 這里的數據不完整,需要我們補充完整。
綜藝類的是多少人?如何用直條表示呢?畫到哪里?為了方便美觀,我們可以先畫外框,再涂陰影。
3.學生補充完整。
小結:回顧填寫統計表和完成統計圖的過程,你覺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4.簡單分析數據。
提問:從這里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里,你還能知道什么?人數最多的和人數最少的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5.認識特點。
說說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各有什么特點?
小結。
四、統計實踐。
1.完成"練一練"
(1)了解要解決的問題,了解"最喜歡"的電視節目只能選一項。討論解決辦法,了解統計內容和要求,學生利用表格分小組調查、收集數據。(用"正"字的方法記錄數據)
(2)算出全班最喜歡各類電視節目的人數,得出全班匯總結果。
(3)全程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注意標題和日期。
(4)通過統計,你知道了什么,解決了什么問題?
2.做練習七第1題。
學生閱讀題意,了解統計內容和數據,在小組里討論下面的問題和"還想到什么"
四、全課總結。
總結收獲: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認識了什么,有哪些收獲?對于統計,你有哪些體會?
奧數網提醒:
小學數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