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后漢書·周舉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12 20:21:03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后漢書·周舉傳
周舉傳
①周舉,字宣光,汝南汝陽人,陳留太守防之子。舉姿貌短陋,而博學洽聞,為儒者所宗,故京師為之語曰:“《五經》縱橫周宣光。”
②延光四年,辟司徒李郃府。時宦者孫程等既立順帝,誅滅諸閻,議郎陳禪以為閻太后與帝無母子恩,宜徙別館,絕朝見。群臣議者咸以為宜。舉謂郃曰:“昔鄭武姜謀殺嚴公①,嚴公誓之黃泉;秦始皇怨母失行,久而隔絕。后感潁考叔、茅焦之言,循復子道。書傳美之。今諸閻新誅,太后幽在離宮,若悲愁生疾,一旦不虞,主上將何以令于天下?如從禪議,后世歸咎明公。宜密表朝廷,令奉太后,率厲群臣,朝覲如舊,以厭天心,以答人望。”郃即上疏陳之。明年正月,帝乃朝于東宮,太后由此以安。
③舉稍遷并州刺史。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②。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舉既到州,乃作吊書以置子推之廟,言盛冬去火,殘損民命,非賢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還溫食。于是眾惑稍解,風俗頗革。
④舉出為蜀郡太守,坐事免。大將軍梁商表為從事中郎,甚敬重焉。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會賓客宴于洛水舉時稱疾不往。商與親昵酣飲極歡,及酒闌倡罷,繼以《薤露》之歌,坐中聞者,皆為掩涕。太仆張種時亦在焉,會還,以事告舉。舉嘆曰:“此所謂哀樂失時,非其所也,殃將及乎!”商至秋果薨。
⑤建和三年卒。朝廷深痛惜之。
(節選自《后漢書·周舉傳》,有刪改)
【注】
①嚴公:指春秋時期的鄭莊公。
②龍忌之禁:古時指鬼神忌日,此處指禁火的風俗。
16.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為儒者所宗( )
(2)后世歸咎明公( )
17. 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令奉太后,率厲群臣( )
A.率先嚴格
B.率領督促
C.激勵,勉勵
D.經常警惕
(2)以厭天心( )
A.憎惡
B.通“饜”,滿足
C. 壓制
D.堵塞
18.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舉姿貌短陋,而博學洽聞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名而行無過矣(《勸學》)
B.主上將何以令于天下 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
C.繼以《薤露》之歌 予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指南錄>后序》)
D.大將軍梁商表為從事中郎,甚敬重焉 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石鐘山記》)
19.把第③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6分)
舉既到州,乃作吊書以置子推之廟,言盛冬去火,殘損民命,非賢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還溫食。
20.第④段畫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會賓客宴于洛水/舉時稱疾/不往
B.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會賓客/宴于洛水/舉時稱疾不往
C.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會賓客宴/于洛水/舉時稱疾不往
D.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會賓客/宴于洛水/舉時稱疾/不往
21.分別用一個四字短語,概括②③④段中周舉的形象特點。(3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