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現代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人為什么要講道德(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14 22:12:24

【參考答案】
4. “人為什么要講道德”和“人可不可以不講道德”看似問了兩個問題,其實問的是同一個內容,即人講道德的原因。
5. 以人類并非天生完美,會受利益、人情等影響的一般事實證明了人類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講道德的。據此推論,人類如果講道德,那一定是經過權衡、反思之后選擇的結果。從而證明,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選擇的產物。
6. C A項,意思是說只要講道德,就能建立起穩定的人際關系。文中第二節只是說“道德的存在,幫助我們建立起較為穩定的人際關系、較為合理的倫理秩序”,并不代表只要講道德,就能建立起穩定的人際關系。B項,“是所有倫理學家都曾回答過的”說法太絕對。文中第三節是說“幾乎所有的倫理學家都曾直接或間接地回答過這個問題”,“幾乎所有”并不等于“全部”。C項,第9節“我們需要更多的、有價值的論證方案來回應這個問題”能推斷出“相關論證方案并非只有“崇高性論證”和“脆弱性論證”說法正確。D項,“受進化論影響的學者比功利主義者更加客觀”分析有誤。第8節“功利主義者會強調道德對于趨利避害的基本人性的遵循與束縛”表明受進化論影響的學者的觀點比較客觀。“而那些受進化論影響的學者則試圖證明,我們這種‘講道德’的人類的存活與繁榮,只不過是因為我們在生存競爭中勝過了那些‘不講道德’的物種或人種罷了”表明受進化論影響的學者的看法主觀性比較強。故選C項。
7. A A項,“能給行為影響所及的大多數人帶來最大利益的行為才是善的”,這是社會契約道德觀。不是道德的“崇高性論證”。故選A項。
8. 本文開篇直接拋出論題——人為什么要講道德;然后以數千數萬年來“講道德”在建立人際關系、倫理秩序、社會預期上有其作用的事實回答了論題;繼而通過反向追問“人可不可以不講道德”推論出人類延續多年的“講道德”是人反思和選擇的結果,而非“天生地”或“必然地”;最后以“崇高性論證”和“脆弱性論證”兩種論證方案表明人為什么更愿意選擇“講道德”。
【相關鏈接】:
小學語文現代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小學語文記敘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小學語文說明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奧數網提醒:
小學數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