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舊五代史·李專美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14 23:09:31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舊五代史·李專美傳
李專美,字翊商,京兆萬年人也。遠祖出姑臧大房,不以才行相尚,不以軒冕為貴,雖布衣徒步,視公卿蔑如也。少篤學,重節耿拗,以父樞唐昭宗時常應進士舉,為覆試所落,不許再入,專美心愧之,由是不游文場。偽梁貞明中,河南尹張全義以專美名族之后,奏為陸渾尉,秩滿,改舞陽令。后唐天成中,安邑榷鹽使李肅辟為推官,時唐末帝鎮河中,見其醇雅,心重之。末帝一日曾宴于衙署,專美亦預坐,末帝曰:“某夜來夢主上召去,何也?”客無對者,專美屏人謂曰:“將來必為嗣主。”由是愈重焉。末帝留守長安,奏為從事,及移鎮鳳翔,遷為記室。末帝即位,除尚書庫部郎中,賜金紫,充樞密院直學士。初,末帝起自鳳翔,大許諸軍厚賞。洎至洛陽,閱內庫金帛不過二三萬,尋又配率京城戶民,雖行捶楚,亦所獲無幾,末帝憂之。會專美宿于禁中,召而讓之曰:“卿士人子弟,常言有才術,今致我至此,不能度運以濟時事,留才術何施也!”專美梗言奏曰:“臣才力駑劣,屬當興運,陛下猥垂錄任,無以裨益圣朝,然府藏空竭,軍賞不給,非臣之罪也。臣思明宗棄代之際,是時府庫濫賞已竭,繼以鄂王臨朝,紀綱大壞,縱有無限之財賦,不能滿驕軍溪壑之心。國之存亡不專于賞須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賞當功罰當罪則理道也若不改覆車之轍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今宜取見在財賦以給,不必踐前言而希茍悅之。”末帝然之。及其行賞,雖不愜于軍士,然洛陽戶民獲免鞭笞之苦。尋遷兵部侍郎、端明殿學士。高祖入洛,以例除名。三年,復授衛尉少卿,繼遷鴻臚、大理卿。開運中,以病卒,時年六十二。
(節選自《舊時代·李專美傳》)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國之存亡/不專于賞/須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賞/當功/罰當罪/則理道也/若不改覆車之轍/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B. 國之存亡/不專于賞/須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賞當功/罰當罪/則理道也/若不改覆車之轍/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C. 國之存亡/不專于賞/須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賞當功/罰當罪/則理道也/若不改覆車之轍/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D. 國之存亡/不專于賞/須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賞/當功/罰當罪/則理道也/若不改覆車之轍/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覆試”,古代考生應試中,有的考試分二場,第一場叫初試,第二場叫做覆試。
B. “榷鹽使”,唐官名,因政府對食鹽壟斷,特置榷鹽使,掌池鹽專賣及查禁私鹽。
C. “金紫”本指“金印紫綬”,借指高官顯爵。后也指金魚袋及紫衣,用來指代貴官。
D. “遷”一般跟“轉遷、遷調、右遷、遷除”一樣指調職,“左遷、遷謫”指降職。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李專美出身高貴,視權力如糞土。雖出自姑臧大房,他卻從不把自己的才華和令品行當成榮耀,不把做高官當作尊貴,認為王公貴族沒有什么了不起的。
B. 李專美性情耿直,重視名聲節操。他因為父親李樞在唐昭宗時曾經考進土,在覆試落第,不能夠第二次參加考試,心里十分愧恨,于是不再進入考場。
C. 李專美奏對得宜,受到末帝器重。末帝在一次筵席上間眾賓客某夜的夢做何解時,只有李專美給了末帝滿意的解釋。末帝即位后,讓他進樞密院任職。
D. 李專美熟知國事,敢于抗言直諫。專美對末帝表明國庫空虛,軍隊賞賜不能供給,非自己的罪過,縱然國家財力無限,也不能滿足驕橫軍隊的貪欲之心。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召而讓之曰:“卿今致我至此,不能度勢以濟時事,留才術何施也!
(2)今宜取見在財賦以給,不必踐前言而茍悅之。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