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三國志·劉馥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16 12:21:58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三國志·劉馥傳
劉馥字元穎,沛國相人也,避亂揚州。建安初,說袁術將戚寄、秦翊,使率眾與俱詣太祖。太祖悅之,司徒辟為掾。后孫策所置廬江太守李述攻殺揚州刺史嚴象。廬江梅乾、雷緒、陳蘭等聚眾數萬在江、淮間,郡縣殘破。太祖方有袁紹之難,謂馥可任以東南之事,遂表為揚州刺史。馥既受命,單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南懷緒等,皆安集之,貢獻相繼。數年中恩化大行,百姓樂其政,流民越江山歸者以數萬。于是聚諸生立學校廣屯田興治芍陂及茹陂、七門、吳塘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為城壘多積木石編作草苫數千萬枚益貯魚膏數千斛為戰守備建安十三年卒。孫權率十萬眾攻圍合肥城百馀日。時天連雨,城欲崩。于是以苫蓑覆之,夜然脂照城外,視賊所作而為備。賊以破走。揚州士民益追思之,以為雖董安于之守晉陽,不能過也。及陂塘之利,至今為用。馥子靖,黃初中從黃門侍郎遷廬江太守,詔曰:“卿父昔為彼州,今卿復據此郡,可謂克負荷者也。”轉在河內,遷尚書,賜爵關內侯,出為河南尹。初雖如碎密,終于百姓便之,有馥遺風。母喪去官,后為大司農衛尉,進封廣陸亭侯,邑三百戶。上疏陳儒訓之本日:“夫學者,治亂之軌儀,圣人之大教也。依遵古法,使二千石以上子孫,年從十五,皆入太學。”后遷鎮北將軍,假節都督河北諸軍事。靖以為“經常之大法,莫善于守防,使民夷有別”。遂開拓邊守,屯據險要。又修廣戾陵渠大蝎,水溉灌薊南北,三更種稻,邊民利之。嘉平六年薨,追贈征北將軍,進封建成鄉侯,謚曰景侯。
(節選自《三國志·劉馥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于是聚諸生/立學校/廣屯田/興治芍陂及茹陂、七門、吳塘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為城壘/多積木石/編作草苫數千萬枚/益貯魚膏數千斛為戰/守備/
B.于是聚諸生/立學校/廣屯田/興治芍陂及茹陂、七門、吳塘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為城/壘多積木石/編作草苫數千萬枚/益貯魚膏數千斛/為戰守備/
C.于是聚諸生/立學校/廣屯田/興治芍陂及茹陂、七門、吳塘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為城壘/多積木石/編作草苫數千萬枚/益貯魚膏數千斛/為戰守備/
D.于是聚諸生/立學校/廣屯田/興治芍陂及茹陂、七門、吳塘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為城/壘多積木石/編作草苫數千萬枚/益貯魚膏數千斛為戰/守備/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掾,在我國封建時代本來是佐助的意思,后來改成了副官佐或者作為官署屬員的通稱。
B.斛,是我國古代的量器名,也是容量的單位,一斛本來指的是十斗,后來改成了五斗。
C.二千石,在漢朝時郡守每月的俸祿是二千石,因此人們用“二千石”作為郡守的代稱。
D.假節,是皇帝將節借給執行長期任務的臣子用以威懾一方,任務完成后節將會被收回。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馥深得曹操賞識。他投奔曹操以后,就由司徒府召任為掾史;曹操被袁紹包圍攻擊時,認為可以把東南地區的政事委托給他,就上表請求朝廷任命他為廬江太守。
B.劉馥深諳管理之道。他除了建立起合肥州城的治安措施,還對合肥南部的雷緒等勢力采取恩撫的策略,讓他們都安定地集結,使雷緒等人很受感動’不斷地奉獻物品。
C.劉馥深受追念。在合肥軍民依靠他任職合肥時所備的戰斗物資使得敵方損失慘重被迫撤退后,當地人民更加懷念他,認為他的守御策略比春秋時期董安于的還出色。
D.劉靖頗有政才。他持節總管河北地區的軍事時,有獨到見解;他開拓了邊疆的防線,在險要的地方屯兵據守;他修鑿拓寬了戾陵渠大堰,邊疆的人民都得到了利益。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數年中恩化大行,百姓樂其政,流民越江山而歸者以萬數。(5分)
(2)于是以苫蓑覆之,夜然脂照城外,視賊所作而為備。(5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