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瑯嬛文集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16 12:31:21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瑯嬛文集
(余)弟培,字伯凝,乳名曰獅。五歲,從大父芝亭公為南直休寧縣令。休寧多糖,伯凝性嗜飴,晝夜啖之,以疳疾壞雙目。大母王夫人鐘愛,求天下名醫醫之,費數千金不得療。識者以獅者師也,或為先兆云。
伯凝雖瞽,性好讀書,倩人讀之,入耳輒能記憶。頻聽之不厭,讀者舌敝,易數人不給。所讀書,自經史子集,以至稗官野史,無不淹博。尤喜談醫書,架上醫書不下數百余種,一一倩人讀之,過耳亦輒能記憶。遂究心脈理,盡取名醫所輯諸書,日夕研究,遂得其精髓。凡診切諸病,觸手即知。伯凝有力,多儲藥材,復精于炮制,藥無不精,服無不效。凡有病者至其齋頭,未嘗赍一錢而取藥去者,積數十人不厭,舍數百劑不吝,費數十金不惜也。嗣是壽花堂丸散刀圭,傾動越中。吾家十世祖為越郡名醫,所開藥肆,甲于兩浙,后以陰功,子孫昌大。昔人云:“公侯之家,必復其祖。”伯凝殆即其后身矣。
伯凝尊人六符叔去世早,不得于我嬸娘,屢遭家難。伯凝號泣旻天,卒得“賦隧”。族中凡修葺宗祠,解釋獄訟,評論是非,分析田產,一切不公不法、可駭可愕之事,皆于伯凝取直。故伯凝之戶履常滿,伯凝皆一一分頭應之,無不滿志以去。
伯凝有一隙之暇,則喜玩古董,葺園亭,種花木,知無不為,興無不盡。其內弟督兵江干,伯凝為之措糧餉,校槍棒,立營伍,講陣法,真有三頭六臂所不能盡為者,而伯凝以一瞽目之人,無不立辦。則其雙眼真可矐,而五官真不必備矣。
云間有唐士雅者,五歲失明,耳受詩書,不下萬卷。其所著《唐詩解》諸書,援引箋注,雖至隱僻之書,無不搜到;作詩文,則出口如注,繕寫者手不及追。然余觀其人,貌甚樸陋,閉戶枯坐,無異木偶,其欲如吾伯凝之多才多藝,機巧揮霍,蓋萬不及一者矣。故吾謂伯凝似左丘明,似晉師曠,似高漸離。咄咄伯凝,蓋以一身而兼有之矣。
(選自張岱《瑯嬛文集》,有刪改)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無不淹博 淹:廣博
B.未嘗赍一錢而取藥去者 赍:帶著
C.嗣是壽花堂丸散刀圭,傾動越中 嗣:后代
D.援引箋注 援:引用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伯凝在醫術上的成就是因為家庭熏陶,他家祖傳的醫書有一百多種,儲備的藥材也很多。
B.伯凝五歲眼睛就失明了,父親早逝,與母親相處不好,但他自小就得到祖父祖母的喜愛。
C.伯凝失明或跟大量吃糖有關,而有見識的人認為他乳名為“獅”或許就是預示他失明的征兆。
D.作者寫唐士雅著書、創作詩文及外貌等情況目的是為了襯托伯凝的多才多藝,機巧敏捷。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頻聽之不厭,讀者舌敝,易數人不給。
(2)作詩文,則出口如注,繕寫者手不及追。
9.文中作者說“咄咄伯凝,蓋以一身而兼有之矣”,試結合全文概括伯凝“兼有”的具體內容。(3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