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叛逆?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20 19:53:25

1、青春期生理迅速發展
孩子青春期時期,大腦結構和技能已趨于成熟,思維方式或視角已經超越童年期單一化的正向思維,向逆向思維、多向思維或發散思維等方面發展:性別意識、性意識的逐漸強化和建立,沒勁兒逐漸形成了強烈的個性意思、獨立意識和成人意識。
2、心理上不成熟的表現
心理方面的不成熟是導致青少年叛逆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心理上青少年的成熟滯后于生理上的成熟,在心理的認知發展中,由于閱歷和經驗方面的各種補助,認識是不牢固的、容易動搖的。
思維雖然說有獨立性、批判性,但是認知事物和問題的時候,由于不全面客觀而會出現偏激、片面、固執甚至極端化,把家長、教師的勸說、指點、提醒和督促都成不理解、不尊重的管教和約束,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做出違背施教者初衷的事情。
3、家庭的不良因素
上面的心理方面不成熟因素已經介紹到了重點,這里家庭的不良因素也是導致青少年叛逆因素的主要之一,在絕大多數家庭教育當中,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命令式的說教、專斷式的壓制、無休止的嘮叨發在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要求過嚴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孩子心理上的壓力,年常日久,孩子的心理上就會產生抵觸心理,進而產生孩子的“叛逆心理”。
4、同輩群體不良因素的影響
同輩群體或相近群體(長輩、親人、同學)的互相認同、相互感染與轉化作用非常地大,在青少年中出現的不良英雄觀,比如說愛出風頭、唱反調等可能潛移默化在不穩定和模仿性強的孩子身上,容易對孩子形成叛逆心理。
這種現象并不少見,許多在孩子成長環境周圍有不少這樣的人存在,家長在日常引導教育孩子時要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
5、學校的不良因素
學校的不良因素同樣也是導致孩子叛逆的原因之一,學校教育中教師教育的手段與不當,如不尊重和體諒學生、方法簡單卻出口傷人等等,同樣也很容易使青春期的孩子采用叛逆和對抗這種扭曲了的方式來爭取自己的主體性權利和自主性要求。
6、大眾傳播與社會文化的與影響
最后這一點因素覆蓋面就很廣泛了,也是目前作為家長、老師最難控制的方面。電視、網絡為主的大眾傳播媒介的特點是注重大眾化、新奇性,因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對青少年孩子們起到負面作用的成人文化的不良、世俗的因素,影響著青少年反文化心態和反文化意思的形成。
以上6點,其實最重點原因還是在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在日常家庭教育當中父母給孩子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對孩子日常的行為規范起到相關的教育引導,這樣孩子根本也不會出現什么叛逆現象。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