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孔子家語·在厄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22 17:03:56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孔子家語·在厄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禮焉,路出于陳蔡。陳蔡大夫相與謀曰:“孔子圣賢,其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病。若用于楚,則陳、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
孔子不得行,絕糧七日,外無所通,藜羹不充,從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講誦,弦歌不衰。乃召子路而問焉,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乎,奚為至于此?”
子路慍,作色而對曰:“君子無所困。意者夫子未仁與?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與?人之弗吾行也。且由也昔者聞諸夫子:‘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今夫子積德懷義,行之久矣,奚居之窮也?”
子曰:“由未之識也,吾語汝。汝以仁者為必信也,則伯夷、叔齊【1】不餓死首陽;汝以智者為必用也,則王子比干不見剖心;汝以忠者為必報也,則關龍逢不見刑;汝以諫者為必聽也,則伍子胥不見殺。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眾矣,何獨丘哉?且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敗節。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晉重耳之有霸心,生于曹衛;越王勾踐之有霸心,生于會稽。故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庸知其終始乎?”
子路出,召子貢,告如子路。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貶焉?”子曰:“賜,良農能稼,不必能穡;良工能巧,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不必其能容。今不修其道而求其容,賜,爾志不廣矣,思不遠矣。”
子貢出,顏回入,問亦如之。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國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嘆曰:“有是哉,顏氏之子!吾亦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取材于《孔子家語·在厄》)
注釋:
【1】伯夷、叔齊:與下文中的比干、關龍逢、伍子胥均為古代賢人。
8. 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其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病 刺:指責
B. 君子無所困 困:貧困
C. 由未之識也 識:懂得
D. 吾為爾宰 宰:管家
9.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 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 路出于陳蔡 且芝蘭生于深林
B. 乃召子路而問焉 夫子推而行之
C. 人之弗吾信也 行之久矣
D. 汝以仁者為必信也 為善者天報之以福
10. 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遂使徒兵距孔子
于是派兵阻攔孔子
B. 外無所通,藜羹不充
無法和外邊取得聯系,連粗劣的食物也吃不上
C. 奚居之窮也
怎么處境如此困窮呢
D. 夫子何病焉
先生有什么病呢
11. 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代漢語。
① 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眾矣,何獨丘哉?
② 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不必其能容。
12. 下列對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陳、蔡的大臣害怕孔子幫助楚國,所以派兵阻止,不讓孔子到楚國去。
B. 孔子在陳蔡陷入困境,但他還在給弟子講授學問,并不停地彈琴唱歌。
C. 孔子用伯夷、叔齊等人的事例告訴弟子應堅持理想,不要被困難嚇倒。
D. 通過孔子與子路、子貢、顏回之間的問答,可看出顏回更受孔子贊賞。
13. 被困陳蔡時,孔子提出了“吾道非乎,奚為至于此”這個問題,與三位弟子探討儒家學說是否存在什么問題,以致于到了現在的地步。請用自己的話分別概括出三位弟子對此問題的看法。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