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與元九書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26 20:29:52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與元九書
與元九①書
白居易
仆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于書屏下,有指“之”字、“無”字示仆者,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識。后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則知仆宿昔之緣,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歲,便學為詩。九歲諳識聲韻。十五六,始知有進士,苦節讀書。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發早衰白瞀瞀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者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之所致又自悲。
家貧多故,二十七方從鄉賦。既第之后,雖專于科試,亦不廢詩。及授校書郎時,已盈三四百首;虺鍪窘挥讶缱阆螺,見皆謂之工,其實未窺作者之域耳。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時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屢降璽書,訪人急病。仆當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諫官,月請諫紙。啟奏之間,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于指言者,輒詠歌之,欲稍稍遞進聞于上。上以廣宸聽,副憂勤;次以酬恩獎,塞言責;下以復吾平生之志。豈圖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聞而謗已成矣!
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為非也。其不我非者,舉世不過三兩人。有鄧魴者,見仆詩而喜,無何魴死。有唐衢者,見仆詩而泣,未幾而衢死。其余即足下。足下又十年來困躓若此。嗚呼!豈六義四始之風,天將破壞,不可支持耶?抑又不知天意不欲使下人病苦聞于上耶?不然,何有志于詩者,不利若此之甚也!
然仆又自思關東一男子耳,除讀書屬文外,其他懵然無知,乃至書畫棋博,可以接群居之歡者,一無通曉,即其愚拙可知矣!初應進士時,中朝無緦麻之親②,達官無半面之舊;策蹇步于利足之途,張空拳于戰文之場。十年之間,三登科第,名入眾耳,跡升清貫,出交賢俊,入侍冕旒。始得名于文章,終得罪于文章,亦其宜也。
(節選自《白居易集箋!罚
【注】
、僭牛禾拼娙嗽。髡哂讶。
②緦麻之親:關系疏遠的親族。
1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識 識:記住
B. 晝課賦,夜課書 課:學習
C. 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 時闕:時政缺失
D. 豈圖志未就而悔已生 圖:希望
15.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則知仆宿昔之緣 恐年歲之不吾與
B. 每與人言 欲呼張良與俱去
C. 何有志于詩者 開國何茫然
D. 即其愚拙可知矣 其皆出于此乎
1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作者談到自己刻苦學習、勤奮詩藝的成長經歷時,既有工筆描寫,又有簡筆概述,讀后令人感動。
B. 作者在總結創作經驗時,談到了詩歌創作的重要意義,明確提出了文學應該反映現實的進步觀點。
C. 因文學創作聯系現實緊密,作者及其作品被很多人誤解攻擊,作者對此表示已生悔意并進行反省。
D. 本文多對稱句式,整散結合,語言平易流暢;敘議結合,感情抒發濃郁真摯,富有極強的感染力。
17. 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以至于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發早衰白瞀瞀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者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之所致又自悲矣
18.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上以廣宸聽,副憂勤;次以酬恩獎,塞言責;下以復吾平生之志。
(2)策蹇步于利足之途,張空拳于戰文之場。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