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隋書·陳棱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26 20:38:11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隋書·陳棱傳
陳棱,字長威,廬江襄安人也。父峴,少驍勇。高智慧、汪文進等作亂江南,廬江豪杰亦舉兵相應,以峴舊將,共推為主。峴欲拒之,棱謂峴曰:“眾亂既作,拒之禍且及己。不如偽從,別為后計。”峴然之。時柱國李徹軍至當涂峴潛使棱至徹所請為內應徹軍未至謀泄為其黨所殺棱僅以獲免上以其父之故拜開府。
大業三年,拜武賁郎將。后三歲,與朝請大夫張鎮周發東陽兵萬余人,自義安泛海,擊流求國,月余而至。棱率眾登岸,其主歡斯渴刺兜遣兵拒戰,鎮周頻擊破之。棱進至低沒檀洞,其小王歡斯老模率兵拒戰,棱擊敗之,斬老模。其日霧雨晦冥,既而開霽,分為五軍,趣其都邑。渴刺兜率眾數千逆拒,棱遣鎮周擊走之。棱乘勝逐北,至其柵,渴刺兜背柵而降。棱盡銳擊之,從辰至未,苦斗不息。渴刺兜自以軍疲,引入柵。棱遂填塹,攻破其柵,斬渴刺兜。帝大悅。
帝復征遼東,棱為東萊留守。楊玄感之作亂也,棱率眾萬余人擊平黎陽,斬玄感所署刺史元務本。棱尋奉詔于江南營戰艦。至彭城,賊帥孟讓將眾十萬,據都粱宮,阻準為固。棱潛于下流而濟,至江都,率兵襲讓,破之。以功進位光祿大夫,賜爵信安侯。后帝幸江都宮,俄而李子邇據海陵,左才相掠淮北,杜伏威屯六合,眾各數萬。帝遣棱率宿衛兵擊之,往往克捷,超拜右御衛將軍。俄而帝以弒崩,宇文化及引軍北上,召棱守江都。棱集眾縞素,為煬帝發喪,備儀衛,改葬于吳公臺下,表杖送喪,慟感行路,論者深義之。
(節選自《隋書·列傳二十九》,有刪改)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時柱國李徹軍至當涂/峴潛使棱至徹所/請為內應/徹軍未至/謀泄/為其黨所殺/棱僅以獲免/上以其父之故/拜開府
B. 時柱國李徹軍至當涂/峴潛使棱至徹/所請為內應徹軍/未至/謀泄/為其黨所殺/棱僅以獲免/上以其父之故/拜開府
C. 時柱國李徹軍至當涂/峴潛使棱至徹所/請為內應/徹軍未/至謀泄/為其黨所殺/棱僅以獲免/上以其父之故/拜開府
D. 時柱國李徹軍至當涂/峴潛使棱/至徹所請/為內應徹軍未至/謀泄/為其黨所殺/棱僅以獲免/上以其父之故/拜開府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拜,文中指授予官職,“拜”也可表示接受官職,如“于是辭相印不拜”。
B. 賜爵,指賜予爵位,爵是對貴戚功臣的封賜,古代爵位一般有五個等級。
C. 崩,舊指皇帝死,古代常用山塌下來作比喻,而臣子的死都可稱為“薨”。
D. 衰杖,舊指居喪時使用的麻絰與哭喪棒,文中指的是穿喪服、拄哭喪棒。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陳棱遇事冷靜,很有主見。高智慧、汪文進等人作亂時,其父陳峴不愿做叛亂首領,陳棱逼迫其父答應后暗地作長遠打算。
B. 陳棱驍勇善戰,功勛卓著。隋煬帝征討流求國時,陳棱與朝請大夫張鎮周屢次擊敗流求軍隊,先后斬殺歡斯老模和流求王。
C. 陳棱忠于朝廷,甚得信任。楊玄感叛亂時陳棱斬殺其刺史元務本,李子通等割據時陳棱屢次破敵,因有功被煬帝破格提拔。
D. 陳棱為人大義,不忘舊主。宇文化及叛亂時,據守江都的陳棱準備了盛大的儀式,改葬了隋煬帝,其行為深深地感動時人。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其日霧雨晦冥,既而開霽,分為五軍,趣其都邑。
(2)棱潛于下流而濟,至江都,率兵襲讓,破之。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