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明史·樊瑩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26 21:41:02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明史·樊瑩傳
樊瑩,字廷璧,常山人。天順末,舉進士,引疾歸養。久之,授行人,使蜀不受饋,土官作卻金亭識之。
成化八年,擢御史。山東盜起,奉命捕獲其魁。清軍江北,所條奏多著為例。改按云南,交阯誘邊氓為寇,馳檄寢其謀。出知松江府。運夫苦耗折,瑩革民夫,令糧長專運,而寬其綱,用以優之。賦役循周忱舊法,稍為變通,民困大蘇。憂歸,起知平陽。
弘治初,詔大臣舉方面官。侍郎黃孔昭以瑩應,尚書王恕亦器之,擢河南按察使。黃河為患,民多流移。瑩巡振,全活甚眾。河南田賦多積弊巡撫都御史徐恪欲考本末眾難之瑩曰視萬猶千視千猶百耳何難恪以屬瑩部吏鉤考旬日間宿蠹一清四年遷應天府尹。守備中官蔣琮與言官訐奏,所蔓引多至罪黜。瑩承命推鞫,初若不為異者,琮大喜。后奏其傷孝陵山脈事,琮遂下獄,充凈軍。
七年遷南京工部右侍郎,尋改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錦田賊結兩廣瑤、僮為寇,瑩諭散余黨,戮首惡十八人。歲余,以疾乞休。家居七年,中外交薦,起故官撫治鄖陽,旋改南京刑部右侍郎。
十六年,云南景東衛晝晦七日,宜良地震如雷,曲靖大火數發,貴州亦多災異,命瑩巡視。至則劾鎮巡官罪,黜文武不職者千七百人。廉知景東之變,乃指揮吳勇侵官帑,圖脫罪,因云霧晦冥虛張其事,劾罪之。還進本部尚書。武宗踐阼,致仕歸。劉瑾以會勘隆平侯爭襲事,連及瑩,削籍。明年又坐減松江官布,罰米五百石輸邊。瑩素貧,至是益窘。三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五。瑾敗,復官,贈太子少保,謚清簡。
瑩性誠愨,農月坐籃輿戴笠,子孫舁行田間,曰:“非徒視稼,欲子孫習勞也。”其后人率教,多愿樸力學者。
(節選自《明史·卷一百八十六列傳第七十四》)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河南田賦多積弊/巡撫都御史徐恪欲考本末/眾難之瑩/曰/視萬猶千/視千猶百耳/何難/恪以屬瑩部吏鉤考/旬日間/宿蠹一清
B.河南田賦多積弊/巡撫都御史徐恪欲考本末/眾難之瑩/曰/視萬猶千/視千猶百耳/何難/恪以屬瑩部吏/鉤考旬日間/宿蠹一清
C.河南田賦多積弊/巡撫都御史徐恪欲考本末/眾難之/瑩曰/視萬猶千/視千猶百耳/何難/恪以屬瑩部吏鉤考/旬日間/宿蠹一清
D.河南田賦多積弊/巡撫都御史徐恪欲考本末/眾難之/瑩曰/視萬猶千/視千猶百耳/何難/恪以屬瑩部吏/鉤考旬日間/宿蠹一清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御史,先秦時是負責記錄的史官、秘書官;自秦朝開始,除記錄史實外還有監察職責。
B.應天,在明代指南京,為明朝前期首都,后永樂時期遷都順天府(北京),應天作為留都。
C.方面官,古指執掌一方軍政職權的官職。明清時指地方政府長官,如巡撫、按察使等。
D.削籍,“籍”這里指官名冊,“削籍”就是將官員名字從官名冊中除去,意味著永不錄用。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樊瑩為官清廉,拒絕他人饋贈。樊瑩雖家境清貧,但在出使蜀地時,拒絕當地人的饋贈,當地土司特地建“卻金亭”紀念他。
B.樊瑩體恤百姓,關心民生疾苦。由于百姓運糧辛苦,樊瑩取消民夫,讓糧長專運;黃河泛濫,他巡察賑濟,許多百姓得以保全。
C.樊瑩為官嚴正,彈劾不稱職者。景東、宜良、曲靖、貴州發生災異之事,樊瑩奉命巡視,到達后就彈劾鎮守、巡察官員的罪行。
D.樊瑩為人真誠,注重言傳身教。農忙時節,樊瑩讓子孫抬著自己行走于田間,以此來告訴子孫要習慣于勞動,后人都遵循教導。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
(1)改按云南,交阯誘邊氓為寇,馳檄寢其謀。(5分)
(2)乃指揮吳勇侵官帑,圖脫罪,因云霧晦冥虛張其事,劾罪之。(5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