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朱震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9-02 20:14:24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朱震傳
朱震字子發,荊門軍人。登政和進士第,仕州縣以廉稱。胡安國①一見大器之,薦于高宗,召為司勛員外郎,震稱疾不至。會江西制置使趙鼎入為參知政事,上諮以當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學術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講讀,必有益于陛下。”上乃召之。既至,上問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學對。上說,擢為祠部員外郎。兼川、陜、荊、襄都督府詳議官。震因言:“荊襄之間沿漢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選良將領部曲鎮之招集流亡務農種谷寇來則御寇去則耕不過三年兵食自足觀釁而動,席卷河南,此以逸待勞,乃全計也。”遷秘書少監兼侍經筵。時郭千里除將作監丞,震言:“千里侵奪民田,曾經按治,愿寢新命。“從之。是時,虔州民為盜,天子以為憂,選良太守往慰撫之。將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擾,則百姓自安,雖誘之為盜,亦不為矣。愿詔新太守,到官之日,務具本郡及屬縣官吏有貪墨無狀者,一切罷去,聽其自擇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優加獎勸。”上從其言。故事,當喪無享廟之禮。時徽宗未祔廟②,太常少卿吳表臣奏行明堂③之祭。震因言:“《王制》:“喪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為越紼④而行事。’《春秋》書:‘夏五月乙酉,吉,禘⑤于莊公’,《公羊傳》曰:‘譏始不三年也。’國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喪,既易月而除服。當時未行三年之喪,專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則非也。”七年,震謝病丐祠⑥,旋知禮部貢舉,會疾卒。
(節選自《宋史·卷四百三十五·列傳第一百九十四》,有刪改)
【注釋】
①胡安國:北宋著名學者。
②祔廟:安葬逝者之前,先在祖廟祭祀,并安放逝者的牌位。
③明堂:古代舉行朝會、祭祀等大典的場所。
④越紼:指不受私喪的限制,在喪期參加祭祀天地和社稷的典禮。
⑤禘:一種祭祀大典。
⑥祠:祠祿官或主管祭祀的官。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荊/襄之間/沿漢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選良將領/部曲鎮之/招集流亡/務農種谷/ 寇來則御/寇去則耕/不過三年/兵食自足/
B.荊/襄之間/沿漢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選良將領/部曲鎮之/招集流亡/務農種谷/ 寇來則御寇/去則耕不過三年/兵食自足/
C.荊/襄之間/沿漢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選良將領部曲鎮之/招集流亡/務農種谷/寇 來則御寇/去則耕不過三年/兵食自足/
D.荊/襄之間/沿漢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選良將領部曲鎮之/招集流亡/務農種谷/寇 來則御/寇去則耕/不過三年/兵食自足/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參知政事,唐初開始出現參知政事職銜。宋代曾成為常設官職,職權、禮遇相當于宰相。
B.經筵,漢唐以來帝王為研習經史而專門設立的御前講席,宋代開始稱“經筵”。
C.河南,宋代時全國劃分為若干個行省,河南是其中之一。地域與現在的河南省相當。
D.《公羊傳》,是我國古代闡釋《春秋》的著作之一,相傳為戰國時齊人公羊高所著。
1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朱震學識淵博,為官清正廉潔,著名學者胡安國非常器重他,將他推薦給高宗,朱震以身體有病為由,沒有接受高宗的征召。
B.趙鼎入朝擔任參知政事,向皇上推薦了朱震,皇上召見朱震并聽了他的答對后很高興,提拔他擔任祠部員外郎,兼任川、陜、荊、襄都督府的詳議官。
C.朱震認為造成虔州一帶老百姓偷盜成風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級官員貪腐擾民,他建議皇上,應由當地百姓自行選擇有仁愛之心的人擔任太守。
D.徽宗去世后還沒有舉行祭祀祖廟的典禮,太常少卿吳表臣奏請朝廷舉行明堂祭祀大典,朱震認為喪期未滿,不應該舉行。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時郭千里除將作監丞,震言:“千里侵奪民田,曾經按治,愿寢新命。”(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年,震謝病丐祠,旋知禮部貢舉,會疾卒。(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