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明史·曹端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9-02 21:05:09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明史·曹端傳
曹端,字正夫,澠池人。永樂六年舉人。五歲見《河圖》《洛書》,即畫地以質之父。
及長,專心性理。其學務躬行實踐,而以靜存為要。讀宋儒《太極圖》《通書》《西銘》,嘆曰:“道在是矣。”篤志研究,坐下著足處,兩磚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釋氏,端為《夜行燭》一書進之,謂:“佛氏以空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虛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從之。繼遭二親喪,五味不入口,既葬,廬墓六年。端初讀謝應芳《辨惑編》,篤好之,一切浮屠、巫覡(xí)、風水、時日之說屏不用。上書邑宰,毀淫祠百余,為設里社、里谷壇,使民祈報。年荒勸振,存活甚眾。為霍州學正,修明圣學。諸生服從其教,郡人皆化之,恥爭訟。知府郭晟問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艱歸,澠池、霍諸生多就墓次①受學。服闋,改蒲州學正。霍、蒲兩邑各上章爭之,霍奏先得請。霍州李德與端同時,亦講學于其鄉。及見端,退語諸生曰:“學不厭,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達事變,未學鮮或及之。古云‘得經師易,得人師難’,諸生得人師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誼,命諸生延致之,講明正學。”端先后在霍十六載,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諸生服喪之年,霍人罷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貧不能歸葬,遂留葬霍。
(節選自《明史·曹端傳》)
注:①墓次:服喪人在墓旁的臨時住處。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書/邑宰毀淫祠百余/為設里社里谷壇/使民祈報/年荒勸振/存活甚眾/為霍州學正/修明圣學/
B.上書邑宰/毀淫祠百余/為設里社/里谷壇/使民祈報/年荒勸振/存活甚眾/為霍州學正/修明圣學/
C.上書邑宰/毀淫祠百余/為設里社/里谷壇/使民祈/報年荒/勸振存活甚眾/為霍州學正/修明圣學/
D.上書邑宰/毀淫祠百/余為設里社/里谷壇/使民祈報/年荒勸振/存活甚眾/為霍州學正/修明圣學/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舉人意即應舉之人,唐時為由州縣舉薦赴省城應試人員的通稱,明清時則為鄉試考中的人的專稱。作為一種身份資格,舉人可授予知縣官職。
B.廬墓即在墓旁臨時搭建的簡陋小屋守墓服喪。古代一些人特別重視孝道,父母去世后,要守墓居喪,時間長短不一。
C.知府,古代地方官名。宋代派京官統治一府稱“知某府事”,簡稱知府。知府相當于戰國時的郡守和以后的太守,明清兩代為府級最高行政長官的正式名稱。
D.學正是中國古代文職官員名,宋、元、明、清國子監所屬學官,協助博士教學,并負訓導之責。學正也是地方學校學官名。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曹端熱愛讀書,專心研究。他五歲時看到《河圖》《洛書》兩書,就詢問他的父親;后又讀到《太極圖》《通書》《西銘》等書,他讀書研究學問的地方,雙腳把地下的兩磚都磨透了。
B。曹端重視孝道,孝順父母。父母在時,他非常孝順;父母相繼去世,他從外地回家安葬雙親,不吃五味,并守墓居喪六年。
C.曹端不信宗教,反對邪說。他讀了謝應芳的《辨惑編》后,對佛教道教、巫婆神漢’以及陰陽風水、兇時吉日之說等一概否定和批判,表現出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D.曹端很有聲望,受到贊譽。他在霍州任學正時,同在鄉里講學的李德遇見了他,李德在學生們面前極力稱贊曹端的品德和學問,稱他為學生難得的“人師”。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
(1)諸生服從其教,郡人皆化之,恥爭訟。
(2)端亦高其行誼,命諸生延致之,講明正學。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