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新唐書·王聈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9-10 19:38:56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新唐書·王聈傳
王聈①,滄州景城人,后徙洛陽。聈少孤,好學,長豪曠,不樂為銜檢事。擢明經第,始調清苑尉,歷除殿中侍御史。會朔方元帥魏元忠討賊不利,劾奏副將韓思忠敗,律當誅。聈以“思忠偏裨,權不己制,且其人勇智可惜,不宜獨誅”,固爭,得釋,聈亦出為渭南令。
景龍末,授桂州都督。州有兵,舊常仰餉衡、永。聈始筑羅郛②,罷戍卒;埭③江,開屯田數千頃,以息轉漕,百姓賴之。后求歸上冢,州人詣闕留。有詔:“桂往罹寇暴,戶口凋瘠④,宜即留,以須政成。”在桂逾期年,人丐刻石頌德。初,劉幽求放封州,廣州都督周利貞必欲殺之,道出聈所,聈知其故,留不遣。利貞移書督趣,幽求懼曰:“勢且難全,正恐累君,奈何?” 聈曰:“公之坐,非朋友所絕。聈在,終不忍公無罪就死。”俄崔湜等誅,幽求復執政,故詔幽求為刻石辭。遷鴻臚少卿,充朔方軍副大總管、安北大都護。開元二年,吐蕃以精甲十萬寇臨洮,次大來谷,其酋坌⑤達延以兵踵而前。聈率所部二千與臨洮軍合,料奇兵七百,易胡服,夜襲,去賊五里,令曰:“前是寇,士大呼,鼓角應之。”賊驚,疑伏在旁,自相斗死者萬計。俄而薛訥至武階,距大來二十里,賊陣兩軍間,互一舍而近。聈往迎訥,夜使壯士銜枚鏖突,虜駭引去,追至洮水,敗之,俘獲如積。以功加銀青光祿大夫、清源縣男,兼原州都督。九年,蘭池胡康待賓據長泉反,陷六州,詔郭知運與聈討平之。封清源公,官一子。玄宗以宮人賜知運等聈獨不敢取曰臣之事君猶子事父詎⑥有常近圍掖而臣子敢當乎誓死以免見聽卒,贈尚書左丞相,謚曰忠烈。
(摘編自《新唐書》列傳第三十六)
【注】
①聈:讀“yǒu”。
②羅郛:城圈外圍的大城。“郛”讀“fú”。
③埭:讀 “dài”,土壩。
④凋瘠:衰弱貧病。“瘠”讀“jì”。
⑤坌:讀“bèn”。
⑥詎:讀“jù”,豈。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玄宗以宮人賜知運等/聈獨不敢/取曰/臣之事君/猶子事父/詎有常近圍掖而臣子敢當乎/誓死以免/見聽/
B. 玄宗以宮人賜知運等/聈獨不敢取/曰/臣之事君/猶子事父/詎有常近圍掖而臣子/敢當乎誓死以免/見聽/
C. 玄宗以宮人賜知運等/聈獨不敢/取曰/臣之事君/猶子事父/詎有常近圍掖而臣子/敢當乎誓死以免/見聽/
D. 玄宗以宮人賜知運等/聈獨不敢取/曰/臣之事君/猶子事父/詎有常近圍掖而臣子敢當乎/誓死以免/見聽/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明經第,參加明經科考被錄取。明經,漢朝選舉官員的科目,至宋代廢除。
B. 朔方,古代郡名。西漢元朔二年置,今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北。今指東方。
C. 吐蕃,唐時藏族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建立的政權,定都邏些(今拉薩)。
D. 尚書,官名,唐中央首要機關分為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尚書省執行政令。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王聈豪邁開朗,敢于據理力爭。朔方元帥魏元忠討伐賊寇失利,彈劾副將韓思忠戰敗,要判韓思忠死刑,王據理爭辯,韓思忠終獲釋放。
B. 王聈興利除弊,造福桂州百姓。他任桂州督都時,內城外邊修筑外城,撤去守城軍隊,修筑水壩,開墾屯田幾千頃,百姓因此得到了好處。
C. 王聈心懷正義,敢于擔當負責。廣州都督周利貞要殺死流放到封州的劉幽求,王知道其故后,留劉幽求在自己住所,使劉幽求重新掌權。
D. 王聈善用奇兵,戰勝入冠之敵。吐蕃用十萬精兵侵犯臨洮,他先用疑兵使數以萬計的吐蕃軍自相慘殺,后用奇兵猛撞敵軍,俘獲堆積如山。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桂往罹寇暴,戶口凋瘠,宜即留,以須政成。
(2)公之坐,非朋友所絕。聈在,終不忍公無罪就死。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