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趙崇憲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9-17 20:36:03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趙崇憲傳
趙崇憲,字履常,淳熙八年以取應對策第一。崇憲初仕為保義郎、監饒州贍軍酒庫,換從事郎、撫州軍事推官。父汝愚既貶死,海內憤郁,崇憲闔門自處。居數年,復汝愚故官職,多勸以仕。改奉議郎、知南昌縣事,奉行荒政,所活甚眾。升籍田令,制曰:“爾先人有功王室,中更讒毀,思其功而錄其子,國之典也。”崇憲拜命感泣,陳疏力辭,以為“先臣之冤未悉昭白,而其孤先被寵光,非公朝所以勸忠孝、厲廉恥之意。”俄改監行在都進奏院。請外,知江州。郡民歲苦和糴,崇憲疏于朝,永蠲之。且轉糴旁郡谷別廩儲之,以備歲儉。瑞昌民負茶引錢,新舊累積,為緡十七萬有奇,皆困不能償,死則以責其子孫,猶弗貸。會新券行,視舊價幾倍蓰,崇憲嘆曰:“負茶之民愈困矣。”亟請以新券一償舊券二,詔從之。蓋受賜者千余家,刻石以紀其事。修陂塘以廣溉灌,凡數千所。初,汝愚捐私錢百余萬創養濟院,俾四方賓旅之疾病者得藥與食,歲久浸移為它用。崇憲至尋修復立規約數十條以愈疾之多寡為賞罰棄兒于道者亦收鞠之社倉久敝訪其利害而更張之以兵部郎中召,知靜江府、廣西經略安撫,使邊民相什伍,寇至則鳴鼓召眾,先后掩擊,俘獲者賞,不至者有懲。先是,部內郡邑有警,輒移統府兵戍之,在宜州者百人,古縣半之。崇憲謂根本單虛,非所以窒好萌,乃于其地各置兵如戍兵之數,而斂戍者以歸。邕為邊要害地,自狄青平儂智高,所以設韓捍防者甚至,歲久浸弛。崇憲條上其議,朝廷頗采其言,然未及盡用也。
(節選自《宋史·趙崇憲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崇憲至/尋修復/立規約數十條以愈疾之/多寡為賞罰/棄兒于道者/亦收鞠之/
社倉久敝/訪其利害而更張之/
B.崇憲至/尋修復/立規約數十條/以愈疾之多寡為賞罰/棄兒于道者亦收/鞠之/
社倉久敝/訪其利害而更張之/
C.崇憲至/尋修復/立規約數十條/以愈疾之多寡為賞罰/棄兒于道者/亦收鞠之/
社倉久敝/訪其利害而更張之/
D.崇憲至/尋修復/立規約數十條以愈疾之/多寡為賞罰/棄兒于道者亦收/鞠之/
社倉久敝/訪其利害而更張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對策是古時取士考試的一種形式,通常就政事、經義等設問,由應試者對答。
B.荒政是災荒時采取的增加糧食生產、調節糧食供求、減輕災民負擔的政策。
C.和糴是封建時代政府按人按戶強制收購民間糧食的官買制度,是百姓的負擔。
D.什伍是古代戶籍編制,參照軍隊基層建制,五人為伍,十口為什,相聯相保。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趙祟憲父冤未白,力辭升遷。他的父親遭貶而死,后朝廷恢復其原任官職,并提拔任用趙崇憲,他認為這樣有違朝廷勸厲本意,上書推辭。
B.趙崇憲革除苛政,深得民心。擔任江州知州期間,為解百姓錢糧之困,他上疏朝廷廢除和糴之政,建設倉庫儲存糧食以防歉收,百姓立碑紀念。
C.趙崇憲秉承父志,扶危濟困。他修整恢復父親捐錢創辦的養濟院,制定獎懲措施,收養賑濟那些流落街頭、身患重疾或貧窮潦倒的人。
D.趙崇憲鎮撫邊事,保境安民。擔任廣西經略期間,他積極采取措施,充分調動軍民力量,加強內外防范,保障了當地百姓的安寧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爾先人有功王室,中更讒毀,思其功而錄其子,國之典也。
(2)先臣之冤未悉昭白,而其孤先被寵光,非公朝所以勸忠孝、厲廉恥辱之意。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