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晉書·嵇紹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04 21:29:50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晉書·嵇紹傳
嵇紹,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歲而孤,事母孝謹。以父得罪,靖居私門。山濤領選,啟武帝曰:“《康誥》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紹賢侔郤缺,宜加旌命,請為秘書郎。”帝謂濤曰:“如卿所言,乃堪為丞,何但郎也。”乃發詔征之,起家為秘書丞。紹入洛,累遷汝陰太守。尚書左仆射裴頠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為吏部尚書,可使天下無復遺才矣。”沛國戴晞少有才智,時人許以遠致,紹以為必不成器。晞后為司州主簿,以無行被斥,州黨稱紹有知人之明。
元康初,為給事黃門侍郎。時侍中賈謐以外戚之寵,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謐求交于紹,紹拒而不答。及謐誅,紹時在省,以不阿比兇族,封弋陽子,遷散騎常侍。太尉、廣陵公陳準薨,太常奏謚,紹駁曰:“謚號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自頃禮宮協情,謚不依本。準謚為過。且謚曰繆。”事下太常。時雖不從,朝庭憚焉。
齊王冏既輔政,大興第舍,驕奢滋甚,紹以書諫曰:“夏禹以卑室稱美,唐虞以茅茨顯德,宜省起造之煩,深思謙損之理。”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共論時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絲竹,公可令操之。”左右進琴,紹推不受。冏曰:“今日為歡,卿何吝此邪?”紹對曰:“公匡復社稷,當軌物作則,垂之于后。紹雖虛鄙,忝備常伯,腰紱冠冕,鳴玉殿省,豈可操執絲竹,以為伶人之事!若釋公服從私宴,所不敢辭也。”冏大慚。艾等不自得而退。
尋而朝廷復有北征之役,征紹。紹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值王師敗績于蕩陰,百官及侍衛莫不潰散,唯紹儼然端冕,以身捍衛,交兵御輦,飛箭雨集,紹遂被害于帝側,血濺御服,天子深哀嘆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節選自《晉書?嵇紹傳》)
7.下列對文中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共論時政
B.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共論時政
C.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共論時政
D.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共論時政
8.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以善彈《廣陵散》著稱。此曲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也是我國著名十大名曲之一。
B.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嵇紹十歲而孤,是說他十歲時就沒了母親。
C.謚號可分為官謚和私謚,也可分為上謚和下謚。上謚即表揚類,如“文”等。下謚,即批評類,如“煬”“靈”“幽”等。
D.古代等級制度森嚴,不同人死有不同的稱謂,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尚書左仆射裴頠器重嵇紹,認為他知人善用。嵇紹不認可被大家交口稱贊將大有作為的戴晞,事實證明了嵇紹的知人之明。
B.嵇紹剛正不阿。侍中賈謐以外戚而受寵信,居于高位,眾人趨附。賈謐想與嵇紹交往,嵇紹拒而不答。在賈謐死后,嵇紹因不親附奸臣而升遷。
C.嵇紹忠誠報國。朝廷北征時大敗于蕩陰,百官及侍衛全都潰散,只有嵇紹奮命捍衛,最終被害于皇帝之側。
D.嵇紹敢于直言勸諫。齊王主政時大興土木,他當面直言勸諫;在齊王的宴會上,他再次直言勸諫,拒絕為齊王操琴取樂。
10.把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謚號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5分)
(2)公匡復社稷,當軌物作則,垂之于后。(5分)
(3)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5分)
(4)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5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