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伏爾泰從未說過“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4)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15 20:06:00

“誓死捍衛說話權利”的“名言”,關鍵恰恰在于將言論自由絕對化。實際上言論自由在世界各國都是有界線的,這個界線就是法律。在法國有阿帕蒂所提到的“蓋索法”,此外還有“亞美尼亞種族屠殺法”以及“布雷凡納法”,這些法律都是對“言論自由”的一種法律限制。齊姆爾的話最后被判有罪,根據就是這些法律。如果沒有這些法律對言論自由的界定,那么這個世界很快就會變成種族仇視和沖突的場所。甚至就是“伏爾泰分子”也承認,言論自由不包括“主張暴力和煽動對個人的仇恨”的自由。問題是,以言論自由為由攻擊另一個種族、另一種文化以及所有與自己不同的文明,難道就是應該容忍的嗎?由此可窺,絕對的言論自由是不存在的,也不應該存在。你甚至可以批評法律本身,甚至可以認為這是“惡法”。就如“蓋索法”,至今在法國有很多人反對,并公開批評這一法律。甚至有一位歷史學家在網上征集簽名反對“蓋索法”,連美國著名學者喬姆斯基都簽名支持。但當法律仍然有效時,你的言論卻不能違反法律。任何人言論一旦違法,法律就必將制裁。任何國家都無例外。
事實上,伏爾泰本人也從來沒有“誓死捍衛”過他人的發言權利。法國研究伏爾泰的專家們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伏爾泰非常討厭巴黎《文學年代》刊物創始人艾利·弗雷龍。此君文字尖刻,常常攻擊當時的文學家和哲學家。伏爾泰對其一直難以忍受,甚至專門寫了一出諷刺劇來挖苦他。該劇如此之刻薄,以至于前來觀劇的弗雷龍夫人當場被氣暈。伏爾泰的朋友們最終動用他們在政府的關系,多方攻擊弗雷龍,甚至一度將其投入巴士底獄。最后弗雷龍的老板、伏爾泰的朋友拉莫永—馬雷謝爾伯決定解雇弗雷龍并讓《文學年代》停刊,伏爾泰這時卻并沒有“誓死捍衛”弗雷龍說話的權利……
最令我困惑的是,盡管法國人絕大多數都不清楚這句話并不是伏爾泰說的,但只要有心,查一查百科全書,甚至上網查一下維基,都能夠立即明白事實真情。但我吃驚地發現維基法文版和其他語種的版本都清楚說明了這一歷史誤會的因緣,但“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中文版里卻繼續將其作為一個事實來介紹,只是“另有一種說法”認為不是伏爾泰的話而已。有人在故意誤導中國人嗎?
點擊查看更多:名人故事
奧數網提醒:
期中試題、單元測試、奧數天天練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