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20-01-21 00:27:35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五年級 五年級下冊 語文教案
② 品讀詩句,入情入境:
A、“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讀了這兩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理解詩句意思,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兩個孩子淘氣可愛、天真頑皮。
(從“張”、“使風”等動作中看出。)
C、你喜歡他們嗎?詩人喜歡嗎?為什么?
(學生放飛想象,仿佛和詩中的兩個小童一起收篙停棹、張傘使風,聽到了水聲、風聲、歡笑聲,想到了自己曾做過的調皮事,怎能不喜歡呢?而詩人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③ 帶著自己的體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孩子的調皮,感受那悠閑的畫面。
四、再讀古詩,陶冶情趣
比較兩首詩,你有什么話想對誰說?
(學了這兩首詩,學生一定有很多感觸,因此配上輕快的音樂,讓學生美美誦讀,然后說說自己的心里話,可對詩中的兒童說,對家人說,對老師說……既可給學生傾吐的機會,又可拓寬思維、豐富體驗。)
五、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2、默寫《牧童》。
3、選擇其中一首古詩,可自創一幅圖畫,也可改編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哪個孩子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這節課,我們再來認識另外幾個男孩,走進他們的生活。
(通過回憶,既鞏固了舊知,加深了印象,又自然地引出新知,激發了學習興趣。)
二、揭題解題,獲得知識
1、引導學生觀察此課題與其他詩歌題目的區別。
2、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3、師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結合課前預習,通過觀察比較,讓學生自主發現詞與詩的區別,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4、初讀全文,讀準讀通:
⑴ 自由讀詞,讀準字音。
(注意:醉、媚、鋤、媼、亡賴、剝。)
⑵ 合作探究,理解字詞。
(可以查字典、看圖、聯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討論。)
⑶ 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且讀且評,讀出韻律節奏。
三、品讀全文,獲得美感
1、邊讀邊想象畫面,談談有什么感受,試著用一個詞語概括。
(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畫面,談感受,整體把握課文的情感基調,為下面準確地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2、課文中,什么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⑴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感情練讀,讀出孩子們的輕松、活潑、愉快。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