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銜接知識點:文言文閱讀(2)
來源:網絡來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20-07-27 16:21:30

3.第三段、第四段具體表現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請結合這兩段內容,分別以“悲”和“喜”為首字,寫一組不少于五言的對偶句。
4.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達了對友人膝子京的勸勉,結尾作者發出“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慨嘆。就全文來看,這句話有何言外之意?
5.“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三句話因其文質兼美而膾炙人口,請選擇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結合《岳陽樓記》和自己的生活談一談你的體會。
上面的試題比較全面地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和教材對文言文閱讀能力的要求,命題采用主觀題型,分別從文學常識、文言實詞、仿寫、文章內容的理解和領悟等角度考查學生的閱讀和理解運用能力。
第1題側重考查學生的文學常識,只要平時留心熟記,注意歸類,一般都能回答:北宋(或宋朝)《漁家傲》。第2題要結合具體語境解釋加點的詞語。文言實詞的含義是“據境擇義”,要考慮文言實詞的特殊用法:古今義異詞(制:今作“制度”講,古作“規模”講,其含義為后者);“屬”是通假字,通“囑”,“囑托、吩咐”的意思;“備”有“完備”、“準備”、“詳盡”多個義項,依據語境,其義為“詳盡”;“去”是個古今異義詞,今義為“往、到”;古義為“離開”,該句中的“去”義為“離開”。第3題側重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仿寫。讀了優美的文章,自然會對文中的妙語記憶猶新,躍躍欲試。文中的對偶句所拾即是,關鍵是如何仿寫。不仿先模仿,就是在現成對偶句的基礎上加上限定的仿用詞語,(如“悲陰風怒號;喜漁歌互答”。“悲景色陰晦,喜湖光晴明”。)還可以自主創作,不必苛求完美,只要大體相似即可。實在不行,就從指定的文段中抄錄一組對偶句,當然,無論是仿寫還是創作,其內容應與第三、四段關聯,還是個對偶句即可。第4題重在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態度。請聯系作者的處境和文章的主題去分析,即可明確: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遠;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愿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第5題可任選其一即可。談體會既要聯系原文,又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如選第一句可圍繞政治理想來談,選第二句可圍繞曠達胸襟來談,選第三句可圍繞遠大抱負及民族責任感來談。言之成理即可,鼓勵有創見。但觀點錯誤或偏激應酌情扣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