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21-02-06 21:19:27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六年級 六年級下冊 數學教案 稅率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稅率》教案(六)
教 材: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百分數(二)》
課 題: 稅率
【教材分析】
稅率是在學習了百分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百分數應用一種,主要內容是通過稅率的意義、常見稅種和應納稅額等知識的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法治及愛國滲透教育的重要內容。稅率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必須了解和掌握的數學知識和社會知識,使學生掌握有關稅率的一些知識,是本節課教學重要的現實作用。
【學情分析】
知識儲備上,學生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已經掌握了百分數的意義,會解決折扣、成數等生活中百分數的實際問題,并且積累了一些探索數學規律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心理特征上,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六年級的學生,該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分析、理解的能力,同時對于感興趣的活動有積極參與的意識。
【設計思路】
本節課緊密圍繞課的重點、根據學生的環境和接受能力設計行之有效的任務和活動,設計了“情境導入,激發興趣--對比探究,揭示概念--應用概念,解決問題--分層練習,概念升華--課堂總結,課后延伸”五大環節。情境導入環節通過一段為迎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講述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發生的巨大變化和取得的成就的《中國一分鐘》宣傳片,讓學生感受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滲透愛國教育,從而引出稅的由來。對比探究環節中通過一張納稅小報,讓學生在觀察對比中,找出信息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通過小組交流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數學觀點的能力,從中揭示出納稅、稅率等概念,并聯系實際生活帶給學生豐富的課外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解決問題環節分兩個層次,課本例題是根據收入和稅率求應納稅額,我還聯系生活中的增值稅發票,設計了一道根據應納稅額和稅率,求收入的問題,這樣的設計更加深了學生對稅率的應用。分層練習環節同樣設計了兩個層次的題目,課本做一做是對個人所得稅納稅較為簡單的運用,接著將難度增加,擴展到“分段納稅法”,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理解分段納稅法的含義,我借助條形圖幫助學生分析理解,學生也從中體會到數形結合思想的重要性。最后在全課的結尾回到家鄉蕪湖的改變,家鄉的發展也是因為有了蕪湖大中小企業和蕪湖市民的納稅,進一步升華主題,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掌握納稅、應納稅額、稅率的含義,了解納稅的重要意義,能以根據具體的稅率計算稅款。
2、數學思考
經歷對納稅小報信息的整理與觀察,通過思考、對比、交流等過程,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
3、問題解決
學會將自己的想法分享給他人,并能從他人的交流中形成評價和反思的意識,同時應用于自己的解決問題中。
4、情感態度
加深學生對社會現象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增加法制意識,體會依法納稅的光榮。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