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22-03-27 21:53:08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三年級語文 教案設計
三、品讀課文深入探究
1.那么他是怎么做試驗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2-5自然段,將課后題補充完整。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而在默讀中邊讀邊畫,可以促進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2.抽生匯報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著……然后……最后……”來說一說嗎?再給你的同桌說一說吧!(板書:捉蜜蜂做記號叫女兒等走兩里多路放飛蜜蜂)
【設計意圖:對于較復雜的內容,交給學生用一定的句式組織語言,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并把語言的實踐與內容的感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在實踐中通過同桌互說的形式,讓每個孩子都得到了訓練提高的機會。】
3.再次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
(1)去掉文中的一個步驟行嗎?
(2)“那二十只左右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這兩句話中畫橫線的詞語能去掉嗎?為什么?
(體會法布爾嚴謹的科學作風和準確的表達)
【設計意圖: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段落之一。也是充分體現法布爾嚴謹的科學作風的段落。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的小組討論與全班交流可以讓學生在生與生、師與生的合作學習與交流中,逐步學會閱讀。】
4.放飛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為什么“我”會這樣推測呢?(同桌同學討論)
從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法布爾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5.假如你是作者,聽到蜜蜂回來了你的心情會怎樣?
6.作者和小女兒此時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詞來形容?(激動)你認為怎樣讀才能表達他們的心情。(指生讀,大家評議。)
【設計意圖:抓住朗讀訓練點,充分地進行朗讀訓練,培養學生語感,在讀中感悟人物內心。】
7.已經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的結論呢?為什么?
8.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結論的呢?請大家默讀第5自然段,找出能說明結論的句子。(這樣,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從中你又體會到什么?(法布爾的嚴謹)
四、聯系前文拓展延伸
1.出示第一段:同學們,讀到這里,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還是聽說的嗎?那么法布爾可以肯定地說 (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此時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動,他興奮地對人們說: (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 :(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設計意圖: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這個結論并沒有在文章中直接呈現,此時,通過對第一自然段的改讀,及在教師引導下的一句三讀,使學生從中得到了感的遷移,情的激發,智的啟迪。從而體察作者透過文字傳遞的感情。】
由于法布爾生活在離我們現在100多年前,當時的研究條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釋這種本能。在幾十年后,有一種研究結論,你們聽聽有沒有道理。(教師講述奧地利生物學家費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學們對蜜蜂的知識感興趣,可以去查查資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設計意圖:資料的適時補充,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了距離孩子年代久遠的事實,從而更好地感悟法布爾求實嚴謹的科學作風。】
五、作業布置:
1.把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句子抄下來。
2.課外閱讀:《昆蟲記》
板書設計:
14.蜜蜂
聽說 善于思考
做試驗 認真嚴謹
得出結論
點擊查看更多: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奧數網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