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22-03-30 11:47:52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五年級語文 教案設計
③“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一個“又”字說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表達了她對家鄉深深的思念之情。)
(3)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①指導朗讀:“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引導學生注意,這句話要讀出母親的什么感情?
圖片 要引導學生再次質疑:為什么桂花的香氣有這樣的差別?
預設:要讀出母親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同時引出故鄉的桂花做的食品、桂花茶……此時桂花已充滿母親生活的全部空間,不難看出家鄉在她心中的分量。
②引讀:讓我們飽含深情地齊讀第8自然段。“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指導朗讀該段)通過“又”讀出作者不止一次想起童年的“搖花樂”和“桂花雨”,這已經成為作者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記憶。
(4)小結:是呀!都說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家鄉人。家鄉的一切都牽動著這對母女的心,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去體會那濃濃的思鄉之情吧!(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5.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1)想一想:作者運用了什么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
(2)學生匯報,教師小結:敘事和抒情。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本環節運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重點詞句進行質疑探究,把指導朗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想象,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
三、回歸整體,總結升華情感
1.這篇課文寫了哪些內容?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預設:我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的“搖花樂”,以及她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童年的懷念之情。我要像作者琦君那樣,用仁愛的胸懷愛家鄉,愛親人,愛大自然。同時,我還學會習作時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進去,做到“句句有情”。
2.總結:同學們,桂花是故鄉的香,月亮是故鄉的明,溪水是故鄉的甜,人兒是故鄉的親。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這一場場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讓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芬芳、香甜、快樂、溫馨,更是一種心靈的滋潤,一種長長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牽掛,一種人生的幸福。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旨在幫助學生達成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領悟敘事和抒情的表達方法這一教學目標。
四、拓展延伸,推薦閱讀
1.同學們,老師還讀過臺灣女作家琦君的其他作品,她特別愛寫親人、朋友、花草樹。現在,我向大家推薦她的另幾部作品,如《煙愁》《家鄉味》《留予他年說夢痕》等。
(1) 《留予他年說夢痕》中有這樣一段話:
面對著姹紫嫣紅的春日,或月涼似水的秋夜,我想念的是故鄉矮墻外碧綠的稻田,與庭院中淡雅的木樨花香。我相信,心靈如此敏感的,該不止我一個人吧!
(2)《家鄉味》里面有這樣一段話:
戀鄉的人,終于忍不住喊出:“故鄉,我們哪一天回去?家鄉味,我們哪一天能再嘗呢?”
2.請大家聯系《桂花雨》,說說琦君是個怎樣的人。
預設:故鄉的每一寸土地,每一處景觀,每一株花草都讓她難以忘懷。她是熱愛故鄉、熱愛父母的人;她關注親情、友情,是個有愛心的人。
3.摘錄并背誦文中的優美詞句。
設計意圖:強化“語文本體”,不僅探究文章寫什么,探究其人文價值,而且拓展延伸,追根溯源,探究作者是怎樣表達情感的。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時,我通過自主閱讀、批注感悟和對重點字、詞、句的剖析,以及文本情境再現等多種靈活的方法,牢牢拴住學生的心,使他們讀在其中,感在心中,情蘊其中,最大限度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使教學效果倍增。
點擊查看更多: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奧數網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