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22-03-30 18:07:00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六年級語文 教案設計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部編版六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初步感受詩的魅力,并感悟本詩包含的深刻哲理,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感悟本詩包含的深刻哲理,懂得“生”與“死”在本詩中的特殊含義。
教學難點
了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介紹魯迅,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1】魯迅畫像,引入:大家認識他嗎?他是誰?誰能用兩句話來描述一下這個老人?
2.你對魯迅了解多少?談一談。(在學生述說的基礎上老師進行補充,并出示相關簡介)
3.導入:同學們,魯迅先生自1936年10月19日離開我們已經很多年了,這么多年的時間,歲月的風塵并沒有把這個名字掩埋在歷史深處,相反,他的名字就像沙里的珍珠,隨著時間風沙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奪目。這節課,我們再走進著名詩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參加完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紀念活動以后,揮筆寫下的經典詩篇《有的人》(板書)【課件2:課題】
二、引導朗讀,初悟詩情
過渡:現在先讓我們把這首詩讀一讀吧。
1.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讀音,把每一個句子讀順暢。
2.指名讀,提示學生詩中“呵”的讀法。
3.出示畫好節奏的詩句
【課件3】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教師范讀,進行引導:詩歌本身有一定的節奏,像音樂一樣。讀詩和讀普通的文章是不一樣的,它更講究朗讀時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如何把詩讀出節奏呢?我們可以把要突出來的字標上著重號,把要停頓的地方畫上斜豎線,然后再進行朗讀。
4. 引導讀出感情:讀詩除了要讀出節奏,還要讀出感情。本詩寫了兩類人,是哪兩類?
(板書:“雖死猶生”和“雖生猶死”)
對這兩類人,作者表達的感情都是怎樣的呢?
(前者是歌頌,后者是批判)(板書:歌頌 批判)
那么,讀的時候,我們也要把這兩種感情讀出來。
三、了解寫法,深入理解
引入:詩歌的魅力不僅僅表現在它有節奏,語言簡練,能強烈地表達作者的感情這一方面,還表現在他的特點上,請同學們再默讀這首詩,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1.學生默讀,思考:這首詩有什么特點?
2.交流:
(1)對比:每小節的前后兩句進行對比,對比的好處就是讓好人在大家的心中更好,讓壞人大家的心中更壞。(教師引導朗讀)
(2)前后對照:前面2、3、4小節描述兩種人的不同表現,接下來的5、6、7小節對這些人做出的表現的后果進行了對照——有什么樣的表現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引導分男女生對照著讀,讓學生思考:你愿意做一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
(3)總分結構:詩的第一小節和后面六個小節是總分關系。(引導理解“生”與“死”的含義)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