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理想的風箏》
來源:奧數網整理 2022-03-31 20:08:47

北師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理想的風箏》
教材說明:
《理想的風箏》是S版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回憶性的文章,以“風箏”為線索貫穿全文。開頭寫景,由看到別人放風箏引起對劉老師的回憶,中間通過四件典型事例突出體現劉老師的人生態度,結尾抒情,緊接前文把劉老師放飛的風箏升華為“理想的風箏”,抒發了作者對劉老師深深的懷念之情。這篇文章很長,夾敘夾議。仔細閱讀,可抓的點很多。但教學時間有限,每點都抓,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為了能使學生在語言訓練上有所收獲,在思想情感上得到熏陶,在學習方法上有所滲透,加上六年級學生經過多年的閱讀訓練,已經具備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所以我準備采用“長文短教,深入淺出”的方法,將教學過程分為感悟人物形象和深化主題理解兩個層次,逐層深入,引領學生走向文本深處。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體會劉老師是一個對工作、對生活有著強烈的愛與崇高的追求的人。
2、學習本文從不同方面選取典型事例寫人的方法;理解課題的深刻內涵。
教學重點:
體會劉老師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的態度;學習從不同方面選取典型事例寫人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課題的深刻內涵。
教學準備:
1、收集蘇書陽的相關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繼續跟隨作者和他的劉老師一起去放飛——(生讀課題《理想的風箏》)
2、上節課我們和作者一起回憶了劉老師的四件事——笑談腿疾、深情上課、傾聽提問、放風箏(學生回憶并說出)。和課題對應的是?(放風箏)
3、是呀,春天又到了,我們又看到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讓我們一起讀一讀第2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麗和勃勃的生機(課件)。每逢這時,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劉老師,想起他放風箏的情景。
【設計意圖:由復習直奔本課重點“放風箏”,并自然引入第二自然段的朗讀,在讀中除了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也把他們的思緒引向三十年前。】
二、品讀細節,體驗思念
(一)過渡:哪幾自然段寫了他放風箏的情景?請看學習提示(課件):默讀7、8、9自然段,從中你看出劉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用橫線畫出相關語句讀一讀,感受深的地方寫寫批注。
(二)組織交流
預設一:放風箏——劉老師是一位熱愛生活、意志堅強、有理想、有追求的老師。
1、心靈手巧的劉老師。“他的風箏各式各樣……燕子風箏。
抓“他的風箏各式各樣”,體會他用各式各樣的風箏裝點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
2、樂觀堅強的劉老師。“他的腿自然不便奔跑……送上藍天的快樂。”
抓“決不肯”和“不肯”進行對比。不便奔跑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但他決不肯放棄,不放棄什么?(每次追求快樂的機會)齊讀本句。
3、有童心、熱愛生活的劉老師。抓“故意”,體會他的童心未泯、向生命挑戰。抓“終于”體會他的永不放棄。預設步驟:
①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讓劉老師最幸福、最充實的那一刻(出示課件,把 “他笑著,叫著,蹦跳著去追趕線拐,還喊著‘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以詩歌形式出示。)誰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帶著體會再讀一讀。
②這些動作竟然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完成的,你們驚嘆嗎?我驚嘆于他的樂觀,你呢?把你們的驚嘆讀出來。
③劉老師只有一條腿,還要故意撒脫手,何必呢?此時你就是劉老師,你是怎么想的?體會他的樂觀堅強、身殘志堅。他成功了,把你們剛才體會到的堅強、樂觀、勇敢讀出來(引讀詩歌)。
【設計意圖:本文事例典型,在敘述時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等細節進行生動細膩地刻畫,耐人尋味,尤其“放風箏”這部分是作者感受最深的內容,是課堂的著力點。因此圍繞“從中你看出劉老師是個怎樣的人”這一問題引導學生研讀課文,首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默讀、思考、圈畫批注,然后,引導學生匯報交流。引導多形式、多層次的朗讀指導品味,就是師生共同走進文本,解讀文本,咬文嚼字,品詞析句的過程,學生準確地抓住課文中的細節、詞句,感受和體會句子背后蘊藏的深刻含義后,自然會真切地感受到劉老師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熱愛。】
4、出示第10自然段(課件)。
(1)指名讀。
(2)此時此刻你們就是和劉老師一起放風箏的少年,你覺得你又該怎樣呢?
(板書:對生活 愛)
【設計意圖:把讀和說結合起來,使之成為理解人物特點、體會劉老師思想感情的過程,并內化成學生的行為。】
(三)、過渡:剛才我們通過抓住對劉老師語言、神態、動作的描寫,知道了劉老師是一個身殘志堅,熱愛生活的人,現在請同學們再讀4-6自然段,運用剛才的學習方法抓住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描寫看看劉老師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預設二:笑談腿疾——是一位樂觀幽默的老師(課件)
1、“只是有一次……甩掉了一條腿的”
(1)你覺得劉老師是個怎樣的人?(板書:樂觀)
(2)劉老師的肢體殘疾了,可是他的心理并不殘疾,是那樣的樂觀開朗,風趣幽默。(板書:對自己 樂觀)你能學著劉老師的樣子,笑著談談自己的殘疾嗎?
(3)自己試讀,指名讀。
2、劉老師是笑著談到自己殘疾的身體,作者和在場的每一名同學聽后,他們的情感發生了哪些變化?
(1)指名讀。
(2)課件出示填空:教室里騰起一片笑聲,是因為(劉老師的風趣),但笑過之后每個學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是因為(理解,同情劉老師),同時更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是因為(劉老師堅強樂觀)。
(3)結合填空題自己體會體會。
(4)體會“泛”的準確性,通過與“冒出”、“涌出”對比感情,感受“慢慢產生”的復雜感情。
(5)多微妙的情感變化呀,能讀好嗎?(指名、齊讀)
預設三:深情上課——劉老師是一位課講得極好,愛國的老師(課件)
1、“他的課講得極好……沉得地低下頭去”
(1)他的課講得極好……,請你用朗讀告訴大家。
(2)劉老師雖然拖著殘疾的軀體,但卻是那么的頑強與敬業,那么的才華橫溢。(板書:對工作 敬業)所以作者才說:“我考入了歷史系,和劉老師的影響有極大關系。”|
預設四:提問時認真傾聽——劉老師是一位熱愛學生的好老師(課件)
1、“倘若……好!”
(1)(劉老師聽學生的回答是一種享受,而學生在老師這樣的贊賞面前更是一種享受,他們會受到多么大的鼓舞,會對學習產生多么大的興趣!
(2)多好的老師呀!誰再來讀一讀?
2、“倘若有的……緊張”
(1)這會使同學感到多么親切,畏難與緊張情緒一掃而光。
(2)你喜歡劉老師嗎?指名讀。
(3)劉老師就是這樣一位熱愛學生,與學生心心相印的好老師。(板書:對學生 關愛)所以作者才說(課件出示本段最后一句:這情景,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十年,今天一想起來,依舊那么清晰,那么親切。)
【設計意圖:由于談腿疾和上課這兩部分不是課文的重點,而且學生也有了學法的遷移能力,因此以讀代講,引導學學生抓關鍵詞、句進行體會。】
(5)小結:劉老師之所以那么樂觀,那么敬業,那么地愛學生,都源于他對生活有著強烈的愛。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也是一個熱愛學生、熱愛本職工作的人,而“放風箏”一部分,最能體現出劉老師對生活的熱愛和開朗樂觀的性格,所以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來寫放風箏。這就是寫文章時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特點的方法,也是寫作選材的詳略之道。以后我們在寫人記事的作文中,可以學習這樣的寫作方法。
【設計意圖:在小結中引導學生理清談腿殘、上課和放風箏之間的聯系,并滲透寫作方法的指導。】
三、品味心聲,升化主題
1、同學們,就是這樣一位老師,永遠留在了蘇叔陽的記憶里。請看這段話(課件出示11自然段),默讀,想想理想的風箏指什么?適時出示補充資料:文革期間受難與病魔搏斗。教師配樂范讀,以幫助學生理解。
2、小結:劉老師影響了蘇叔陽一生,讓他也像劉老師一樣堅強。(板書:影響)
3、把理解送進去再讀11自然段。
【設計意圖:讓學生走出文本,走近蘇叔陽,課內與課外有機融通,使學生明白作者坎坷的經歷和最終能取得成功,是受到了劉老師的影響,和劉老師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使學生體會到課題的真正含義,也讓劉老師和蘇叔陽的形象深深烙在學生的心里,甚至也能影響他們的人生。】
4、總結:劉老師的拼搏精神、不放棄的精神,成了蘇叔陽的人生信念。
5、引讀:所以,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看到(齊讀第二段),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劉老師,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風箏,我就會在心中深情地呼喚——齊讀最后一段。
【設計意圖:在學完全文后再讀第二自然段,相信學生會有更多的理解。當生機勃勃的春天到來時,作者“不由自主”地想起盡管身有殘疾但活得頑強、樂觀的劉老師,這其實就是觸景生情、見物思人,飽含的是作者對劉老師的深深思念,所以作者才會發出深情的呼喚。】
四、作業
1、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寫一個人物片段。
2、閱讀魏巍的《我的老師》、都德的《最后一課》。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課文
奧數網提醒:
小學數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