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全冊知識點: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
來源:網絡來源 2023-03-17 11:33:13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全冊知識點: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全冊知識點: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
第一課《地球的表面》
1.觀察地形圖時,首先要確定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在地形圖和地球儀上,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平原、耕地和森林,(黃)色表示山地和沙漠,(白)色表示冰川。
3.地球表面的形態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
第二課《地球的結構》
1.地球從表面到地心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地核)。厚度最厚的是(地核)。
2.地殼是由巖石組成的,根據成因可以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
3.地殼的不斷運動會引起地震和火山噴發,還會導致巖層發生(彎曲形變)。
第三課《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1.地震是由(地殼運動)引起的。
2.地震會使巖層發生(彎曲)、(斷裂)、(錯動)。
3.地震發生時,要保持清醒,頭腦冷靜,就地避險,不可冒然外逃。
第四課《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
1.地球內部感到深處,壓力越(大),溫度越(高)。
2.巖漿中的大量氣體和巖漿,從地殼中薄弱地帶噴出,就形成了(火山噴發)。
3.火山按照活動類型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活火山)、(休眠火山)和(死火山)。
4.火山噴發有害處,也有益處,如地熱資源,稀有礦物等。
第五課《風的作用》
1.空氣的流動形成(風)。
2.與地震和火山噴發等因素相比,風的作用是比較(緩慢)、(溫和)的。
3.風能是分布廣泛、用之不竭的能源,利用風能發電,可以保護環境。
4.大范圍的空氣流動引起洋流運動,平街海水的熱量分布。
第六課《水的作用》
1.降雨的(侵蝕)作用會改變地表的形態。
2.大江大河的下游往往是(平原),如長江中下游平原。
3.沙洲是由河道分割成的小島,河水的(沉積)作用形成的。
第七課《總結我們的認識》
1.地面的巖石、沙土在(水)、(風)、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壞和侵蝕。
2.在科學學習中,當我們無法參與真實情境的實驗時,可以采取(模擬實驗)實驗的方式。比如需要雨水我們可以用(把礦泉水瓶口戳幾個洞或者使用噴壹等)來進行。
3.巖石被破壞和侵蝕的現象叫做(風化)。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