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全冊知識點: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六)
來源:網絡來源 2023-03-20 14:45:56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全冊知識點: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六)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全冊知識點: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六),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3.6觀察土壤
1.土壤中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
2.土壤是沙礫,沙、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
3.觀察土壤:
第一步,先用肉眼觀察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鏡觀察,并用鼻子聞一聞土壤的氣味,再用手捻一捻。
借助放大鏡觀察,發現土壤是褐色的,摻雜著植物的根和葉子,還有蟲子和小石子等等。
用鼻子聞一聞,發現土壤有氣味。
用手捻一捻,發現土壤有些潮濕,土壤中有水分。
第二步,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簽把土壤顆粒分開,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顆粒的大小
根據顆粒大小,可以對土壤的微粒進行分類。最大的土壤顆粒是沙礫(小石子),其次是沙,接著是比沙還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
第三步,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后靜置,觀察整個過程中出現的現象


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時,發現有氣泡冒出來,說明土壤里有空氣。
攪拌后靜置一段時間,發現沉積物最上面一層是黏土,其次是沙礫,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殘體。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后沉積。還發現水里有氣泡,說明沙和黏土更重。
4.死亡的小動物和植物的根葉子,統稱為動植物殘體,它們落到土壤里會不斷發生變化,并且腐爛,變成一種黑色物質,我們統稱為腐殖質。
5.根據顆粒大小,可以對土壤的微粒進行分類。最大的土壤顆粒是沙礫(小石子),其次是沙,接著是比沙還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以上這些稱為巖石的微粒。沙礫直徑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沒有辦法看清楚。

6.在水倒入土壤的整個實驗過程中,有什么現象發生?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
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時,發現有氣泡冒出來,說明土壤里有空氣。
攪拌后靜置一段時間,發現沉積物最上面一層是黏土,其次是沙礫,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殘體。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后沉積。還發現水里有氣泡,說明沙和黏土更重。
可以得出結論:土壤是沙礫,沙、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
7.根據觀察和實驗,你認為土壤是由什么組成的?
通過以上觀察和實驗,發現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顆粒,包括小石子、沙、黏土等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組成。
8.你對土壤有哪些新認識?
土壤不是一種單一的物質,而是由多種物質組合而成。
9.土壤對我們人類非常重要,我們吃的許多食物都來自于土壤中生長的植物。
10.土壤中的顆粒從大到小依次可分為4類,沙礫、沙、粉沙、黏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