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獲6項專利敲不開名校門 沒真實能力
來源:南京晨報 文章作者: 2010-04-10 14:06:54

12歲的周子嫻(化名)二年級起申請國家專利,現在家里已經有六張國家專利證書,這樣一個“專利牛人”在即將小升初時卻遭遇尷尬:科技特長生不設“專利”這種類型;名校優錄時專利證書僅作參考。
和周子嫻有相同遭遇的孩子還有不少,近兩年南京小學校園里的“專利牛人”越來越多。采訪中一所名校校長直言不諱地說:“現在小學校園專利有些泛濫,家長代勞、老師操刀的現象客觀存在,容易造假,我們在招生時更看重真實能力,這類‘專利’孩子基本不在優先考慮范圍內。”
[事件]
“專利牛人”卻被名校冷落
明年就要小升初了,對女兒周子嫻寄予厚望的周爸爸周媽媽拿著孩子六張國家專利的大紅證書先到名校探營,沒有想到的是基本上第一梯隊名校根本不買賬,第二梯隊名校表示可以“參考”。“我在報紙上看到有一家名校招收科技特長生,我孩子這樣每年都有十多項發明創造、拿著國家級證書的不是正符合條件嗎?”可是現場招生老師對周子嫻的專利證書毫無興趣,直接表示學校對有科技特長的孩子是有項目規定的,一是信息技術特長方面,二是機器人方面,三是航模海模。“現在有專利的小學生多了去了,誰知道是自己發明的還是家長代勞的,這不能體現出孩子的能力高低。”而一些名校招生負責人直接跟周爸爸說,六張國家專利證書不如孩子9個全優成績,學校不會因為孩子有專利而特殊照顧。
[“專利牛人”怎樣誕生]
孩子動腦,家長出錢出力
愛上發明緣于沒作業沒考試
周子嫻是一個乖巧的女孩,她所在的小學一直很注重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每個星期都有四節和科技有關的課程。“我們最喜歡上科創課,沒有作業沒有考試,還能到教室外面玩。”周子嫻是個單純快樂的女孩,她坦率地告訴記者自己對發明最初的興趣就是來自于不用考試。周子嫻的爸爸和媽媽都是大學老師,特別鼓勵女兒進行小發明小創造,也花費了很多心血。周子嫻的科技老師說,學校有不少獲得專利的學生,這些孩子的共同特點是背后有一個強大的親友團。“小孩子畢竟知識面有限,他們的想像力豐富,但是真正要讓想象變成現實,還是需要大人的點撥。”
爸爸“協助”下變成發明達人
在科技老師的辦公桌上記者看到厚厚一摞“金點子”。“每個星期老師會給我們一個題目,然后大家圍繞這個進行小發明。”周子嫻說一開始她的想法也很少,但是爸爸給了她很大幫助,一個題目下來,爸爸會和她比賽,看誰的點子多點子好,在爸爸的啟發下,二年級時周子嫻有了自己第一件發明作品,防風衣架、防盜竊的手提包搭扣、方便換土的花盆……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小發明都獲得了南京市發明創造獎項。“老師說這些得獎的作品申請國家專利肯定沒有問題,我特別羨慕那些貼在學校光榮榜里的得到專利的哥哥姐姐,所以讓爸爸也給我申請。”她的六個國家專利基本上是爸爸一手包辦申請的,具體怎么操作12歲的周子嫻一竅不通。
花了4000多元拿下6個專利
得到第一個專利的時候周子嫻很激動。“我記得特別清楚,那是三年級時的一個作品,等待了將近一年才批下來,不過現在已經沒有那么激動了,好像申請專利也不是什么‘神話’,我們學校只要去申請的學生都能成功。”周子嫻所在的學校每年都有二三十件學生作品申請國家專利,最好的一個班1/4的孩子都有國家專利證書。科技老師告訴記者,為了鼓勵小學生的科技發明,在小學生專利這一塊國家設的門檻比較低,所以他們學校這幾年申請的專利是百發百中。“一般的孩子有一個專利就可以了,不會拿很多作品去申請,畢竟一個專利還是要產生大幾百元的花銷,周子嫻的父母比較愿意付出,所以周子嫻申請的專利就比較多,應該花了4000多元錢。”
[專利到底有多大用處]
和“三好生”一樣成了榮譽
小學生專利知識含量低
在南京某重點小學的學生專利一覽表上記者看到,在水彩筆蓋子上拴一條牛皮筋就成了防散落水彩筆,在花盆上裝一塊吸鐵石就成了不占空間花盆……這些一看名字就能猜透其中名堂的發明創造都是貨真價實的“國家專利”產品。一位小學老師也坦承,小學生專利知識含量低,看第一眼就會復制,專利對于孩子來說基本失去了知識產權保護的意義,很大程度上等同于“三好生”一樣的榮譽。“如今許多小學老師都會鼓勵孩子申請專利,一來激發他們創造積極性,二來專利學生多對學校來講也是科技工作的一個成績體現,所以小學生有一項兩項國家專利已經不稀奇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