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真需要拯救嗎?(2)
來源:城市快報 文章作者:通訊員 段靜 見習記者 張娜 2010-02-02 10:45:38

“男孩危機”主要有三大成因
男孩危機,其實是教育危機
現行的教育制度對于男孩危機負有第一責任。
學校教育漠視性別差異。例如,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上學開始的那一天起,男孩在讀寫能力發育上就比女孩晚兩年,但這些發育上的差異往往使男孩被視作笨拙或者遲鈍,這使他們從一年級開始就討厭學校。
現行教育主要圍繞著考試指揮棒展開,而實驗課、體育課、課外活動等這些男孩恰恰所需要、偏愛和擅長的,卻往往不受重視。對于男孩子來說,他的學習更倚重體驗,缺乏體驗使男孩對枯燥的單純的書本學習喪失興趣,從而危及他們的學業表現。
男教師缺乏,男孩損失大過女孩。男孩們為何顯得柔弱、嬌氣?這與他們從幼兒園到初中所處的學校環境不無關系,在性格發展的關鍵時期,男孩們基本都處在女教師的影響之下,而男孩比女孩更需要男教師。
男孩危機,更是父母危機
父母對男孩危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首先,缺席的父親教育,讓男孩的成長更危險。父親角色母親永遠無法替代,兒子是在對父親的動作行為和男性風格的模仿中逐漸成長為男人的。父教缺失容易讓男孩患上“父愛缺乏綜合征”,變得過分害羞、自暴自棄、不求上進、喜怒無常,甚至早戀、偷盜、使用暴力。
而一個令人憂心的社會現實是:近年來我國離婚率迅速攀升,單親家庭的數量不斷增多,而大部分單親家庭都是由單身媽媽及其孩子組成,父教缺失現象相當普遍。另外,即使在完整家庭中,相當多的父親也專注于事業,而把培養子女的責任完全交付于母親。
男孩危機,還是流行文化危機
流行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很大,它對男孩性格的形成、氣質的塑造有重要作用。近幾年盛行的選秀文化、中性文化對男孩危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選秀文化盛行,一個直接后果就是某種形式的性別混亂:男孩越來越“娘娘腔”,越來越缺乏陽剛,排骨男越來越多,肌肉男越來越少。很多男孩直接把這些所謂“好男兒”作為模仿的榜樣,直接復制他們的外部特征,因而陽剛不再,陰柔有余。
醫院里男孩數量的確明顯超出女孩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省兒保)的門診記錄中,我們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隨機抽取三天的數據(4月10日、8月10日和12月10日),選取拉肚子、感冒和發燒這三種最常見的病,看看男孩、女孩在各個季節的身體狀況對比。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09年的兒科(14周歲以下都看兒科)門診數據如下:
為什么醫院里男孩比女孩多?
門診的數據顯示,就診的男孩明顯比女孩多,和作者孫云曉的觀點一致。我們打電話到杭州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工作人員說杭州的新生兒男女比例一直保持在103-107∶100,是正常的。
找到幾個一線的兒科醫生,給他們看門診的男女比例。醫生的意見很一致,都不同意“男孩危機”的說法。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辦公室的徐立宇主任說,兒科病人中男孩一直比女孩多,并不是這幾年才有的現象,男孩多出的比例也沒有增加;
省兒保內分泌科的梁黎主任說,她沒聽過“男孩危機”的說法,也不同意這種說法。
省兒保康復科的主任醫師周雪娟,在2002年做過《浙江省小兒腦性癱瘓患病情況調查》,得出男孩女孩的發病比例是1.1∶1.
省兒保泌尿腫瘤科的主任醫師徐珊說,每年小兒腫瘤(實體瘤,不包括血液病)發病率中,沒有男女差別,但在具體病種會有差別,相比女孩,男孩的性腺惡性腫瘤較常發。
追問醫院里男孩比女孩多的原因,幾位醫生的說法也很一致,共三條:一是男女的出生比例不一樣,男孩本來就比女孩多,男嬰的存活率比女嬰低,這是醫學常識;二是家庭的重視程度不一樣,對男孩一般更溺愛,但現在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重視程度漸趨于一致;三,如果是外地人帶孩子來看病,多是男孩。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