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6 20:15:28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三年級 筆記 家長 診斷活動
活動時間
四周
活動過程
一、問題點擊,生成主題
回顧三年級語文教材第十七課《可貴的沉默》和第二十課《媽媽的賬單》的內容,引導學生懂得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也是無價的,雖然我們報答不完,但我們可以通過實際行動多少回報一點。這樣,就生成了這次活動的主題:做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二、制訂活動計劃
1.引導學生確定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十來歲的孩子,選擇的活動內容和形式的面一般比較窄,教師組織學生將各自的想法匯總,引導他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開展活動:
(1)以問父母、問外公外婆、問爺爺奶奶等形式了解父母生日,自己動手為他們準備一份生日禮物送給他們。(這是孩子最容易想到的,因為十七課里有這種形式。)
(2)用一周的時間觀察,看看父母每天為這個家都做了些什么,在筆記本上作好記錄,并寫上自己的感受。(這項活動需要教師提出,并強制執行,因為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感悟力以及我手寫我心的能力。但如果不強求,學生覺得難辦,制訂計劃時就可能會不選擇。)
(3)用一周的時間,每天為這個家做一兩件家務活,作好記錄,請父母簽意見。(學生能想到做家務,教師只需引導作記錄、簽意見就行。)
(4)收集尊敬、孝敬父母的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在筆記本上作好記錄。
(5)寫一篇歌頌父母的作文,或者用詩歌、小品、歌曲等形式歌頌父母也可以。(這項要向學生說清楚,只要能表現父母辛苦持家、關愛孩子的內容都行。)
(6)如果有其他合適的、可行的形式也可以去做。(提出這項就是不能殺孩子的創新意識,只要他們想到的、行得通的都可以去做。還可以給學生指指路,比如給勞累的父母泡杯茶、捶捶背、唱唱歌,不調皮,不頂嘴,努力學習等。)
2.小組分工,制訂活動計劃。
制訂計劃時,各小組根據本組具體情況,對上面的內容形式進行取舍或添加,以體現學生自主活動的原則,但必須做到全員參與。而且教師在審核小組計劃時,要求有些活動學生必須去做,因為這些孩子畢竟缺乏自覺性。
三、開展活動
學生按照小組活動計劃開展活動。由于綜合實踐活動的特殊性決定了它不一定能在課堂上開展,而是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所以,教師必須注重對學生活動情況的了解和對學生活動的督促、指導。小組長的自覺性相對較高,教師可要求小組長每天檢查組員的活動情況,幫助教師督促活動的開展。教師要利用每周兩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了解活動進程,提倡好的活動方法,表揚積極分子,解答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對難度較大的項目進行指導,幫助有困難和有惰性的學生樹立信心,找準方法,共同完成活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