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宰相俾斯麥(2)
來源: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9-06-21 09:01:18

1863年末,丹麥合并了屬德意志緯聯的施勒斯維希小公國。次年初,俾斯麥聯合奧地利對丹麥作戰。俾斯麥之所以要聯奧抗丹,原因是既解除了后顧之憂,又能共同對外。奧地利馬上同意了普魯士的要求,普奧聯合向丹麥發出最后通牒,隨即開始戰爭。丹麥以4萬士兵對6萬敵人,結果戰敗。普魯士得到了施勒斯維希。奧地利也得到了另一小公國何爾斯泰因。“鐵血政策”的第二步,就是挑起對奧地利的戰爭。打敗丹麥后,俾斯麥調轉槍口,對準了奧地利。
但打敗奧地利并不象打敗丹麥那樣容易。于是俾斯麥先聯合意大利,意大利因威尼斯地區一直受奧地利欺凌,所以馬上答應了普魯士的請求,雙方結成反奧聯盟。然后,俾斯麥三次親往法國,假意許諾拿破侖三世,打敗奧地利后,讓法國得到一份領土報酬。這樣,穩住了法國。做好了這些后,俾斯麥對奧地利一再挑釁,要求奧地利將不久前從丹麥手中得到的小公國何爾泰因讓給普魯士,同時提出改革德意志聯邦法案,以期排除奧地利在整個德意志的影響。奧地利當然不答應,于是就聯合不少德意志小國對普魯士進行“制裁”。于是普奧戰爭爆發。
。保福叮赌辏对,奧軍28萬人對付普軍25萬人,7月3日,雙方集結于薩多瓦村附近展開決戰,俾斯麥下決心一舉擊潰奧軍,并自帶毒藥,準備一旦失敗就服毒自殺!結果,普軍大獲全勝。10天后,俾斯麥逼近奧地利都城維也納。在有人提議一舉占領奧地利全境時,狡猾的俾斯麥沒有聽從,他估計到法國會出面干預,另外,他可能還會利用奧地利。
果然,拿破侖三世出面進行了調停,雙方達成協議。奧地利宣布退出德意志,并將四個邦國和一個自由市讓歸普魯士。這樣,普魯士就統一了德國整個北部和中部地區,建立起了一個北德意志聯邦。這時只有德意志南部緊鄰法國的四個小邦國仍舊保持著獨立。俾斯麥想兼并這四個小國,但他知道,法國也有同樣相法,而法國是這樣的強大,不打敗他,德國的統一將不可能實現。同時,俾斯麥對法國境內富裕地區阿爾薩斯和洛林也很感興趣,早已垂涎三尺。所以,俾斯麥“鐵血政策”的第三步,就是進行普法戰爭,打敗法國。
于是,他經過充分準備,于1870年發動普法戰爭,次年大獲全勝。普魯士軍隊開進巴黎附近的凡爾賽,并在凡爾賽宮,宣布以普魯士為首的德意志帝國成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為德意志帝國皇帝,俾斯麥為首相。
德意志的統一完全實現。這就是“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他采用這種政策,終于使德國走上統一。客觀地說,德國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它有助于德國經濟的發展,是進步的。
但是,統一后的德國實力逐漸強大,可能是這種“鐵血政策”的不斷影響,德國逐漸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