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繼增:張愛玲告別大陸之謎(2)
來源:故事匯 2009-06-27 15:23:50

這兩部反映土改題材的小說,是作者根據當時參加蘇北農村土地改革工作的所見所聞創作的。她在“自序”中說:“《赤地之戀》所寫的是真人真事,但是小說畢竟不是報道文學,我除了把真正的人名與一部分的地名隱去,而且需要把許多小故事疊印在一起,再經過剪裁與組織。畫面相當廣闊,但也不能表現今日的大陸全貌……而是盡可能地復制當時的氣氛。我只希望讀者們看這本書的時候,能夠多少嗅到一點真實的生活氣息。”在《秧歌》的“跋”里,作者又強調:“《秧歌》里面的人物雖然都是虛構的,事情卻都是有根有據的。”為了印證“真實”,張愛玲在小說里收集引用了當時的《解放日報》、《人民文學》等報刊上公開登載的共產黨干部的“自我檢討”、天津的“饑民救濟所”、華東的“饑荒狀況”等材料。
這樣,按照“真實”的原則,小說里即觸及到一些社會問題,如土改中的“過火”現象,干部的“腐敗”行為等。如《赤地之戀》寫農村干部殘酷斗爭地主連中農也不放過;通過人物說出“老的地主清算光了,但共產黨是否已經成了新的大地主了呢?而且較前更貪婪,更有勢力”。“干部的確有許多已經腐化了,生活也一味追求享受”。《秧歌》多次提到農民“習慣的那種半皺眉半微笑的神情”。土改工作隊長對農民的看法是:“農民嘛,本來就是落后的。他們心里有多糊涂,你都不知道,就只看見眼前的一點利益,常常不識好歹……樹葉子掉下來都怕打破了頭。”伴隨著土改,“這時候卻又醞釀著一個大風暴,增產節約運動蛻化為三反運動,這些機關的干部正是首當其沖,人人自危”。那些日子,廣播喇叭里喊著:“抗拒坦白的頑固分子已經都槍斃了,大家趕快坦白!”
《秧歌》寫到饑餓和貧窮。一個小女孩餓得直哭,她父親(金根)柔聲說;“你媽就要回來了,她帶東西來給吃。”作品寫道:“孩子的媽在上海幫傭。她幾個月前就寫了信回來,說她要辭工回來種田——金根現在分到田了。自從土改以后,當時家里人就很苦,全靠她在外面寄錢回來……”寫下鄉體驗生活的作家顧岡,因為饑餓偷偷去鎮上買茶葉蛋,走到村口,突然發現“荒涼零亂的野地到處伸出了饑餓的眼睛,蛋殼擱哪兒都不合適”;一小孩無意中撞見顧岡躲在門后吃雞蛋,顧岡“不得不把雞蛋獻出來”。《秧歌》還寫了一個重要人物“王同志”,作者借王同志之口說“我們失敗了”。王同志積極推行僵硬的土地政策,但并非不曉得民間疾苦:那里面就有他自己的痛苦;他的原則性跟他的盲目性一樣強烈,但他又想在原則和人情兩方面,在虛偽和真誠之間搞平衡。這是所塑造的干部典型之一。
與這些描寫相對應的,還有許多屬于光明的場景。如《赤地之戀》開頭,土改工作隊進村坐在大車上激情高唱著:“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一批熱情洋溢的年輕人,懷抱拯救農民貧窮的豪情開進“零亂荒蕪”的原野。《秧歌》里還濃重而細膩地描寫了農村的一場婚禮:人的文學觀念和評論框架的時候,人們便馬上發現它的“異類”,忍受不了作品當中對于黨的土改運動的負面揭示,于是給予嚴厲的批評。40年代曾經在上海擔任《萬象》主編并發表過張愛玲小說的柯靈評論說:“我坦率地認為是壞作品……并不因為小說的政治傾向……《秧歌》和《赤地之戀》的致命傷在于虛假,描寫的人、事、情、境,全都似是而非。”(柯靈:《遙寄張愛玲》)。該觀點通過對“真實性”的質疑來否定小說,影響巨大,代表了國內研究界的普遍看法。你看,作者竭力標榜“真實”,輿論卻在這個根本點上說它“虛假”。差距如此之大。
這些評論引起張愛玲強烈的反響,她曾對美國詩人瑞菏抱怨說:“我得跟控制著出版的力量打交道。我在上海淪陷的時期寫作,戰爭結束,我變成一個漢奸!到了香港,我想寫我在中國新社會建立之后所見到的一些事,評論把它論成反共文學!這是恭維,我不能出聲,或者,我不能寫超過我自身感受的事,即使我知道他們希望我做什么,那真是很痛苦,我沒有美國夢,我對任何主義都沒有好惡!”(王蕙玲:《她從海上來》)
在迷茫和困惑中,1954年秋,張愛玲寄了一本《秧歌》給遠在美國的胡適,請她最崇拜的學者能夠指點迷津,希望這本書有點像他過去評《海上花》說的“平淡而近自然”。胡適接讀這本書后果然看得仔細,3個月后回了一封信:
愛玲女士:
謝謝你十月五日的信和你的小說《秧歌》!
請你恕我這許久沒給你寫信。
你這本《秧歌》,我仔細看了兩遍,我很高興能看見這本很有文學價值的作品。你自己說的“有一點接近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我認為你在這個方面已做到了很成功的地步!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