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教委主任田京生: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2)
來源:人民網 文章作者:陳達 王玉鳳 2010-03-23 09:47:00

我們希望在西城區教師的收入待遇沒有達到完全均衡的時候,通過校際之間的合作,使得我們的普通學校得到優質學校的師資水平,逐步達到優質軟件的均衡。均衡時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均衡。在運作過程中,我們也是感到有些困難。其實在均衡的問題上,我們在上個世紀就已經提出。當時有個工程叫基礎薄弱學校建設,投入大量的資金改善基礎薄弱學校。但是,改造后的基礎薄弱學校仍然是老百姓最不喜歡的學校。我們也悟出了其中蘊含的道理。均衡只能是相對的均衡,要盡量縮小均衡的離散度,縮小它的差距,做到絕對均衡是不可能的,只能做到老百姓基本認可的程度。如果我們西城區只剩下一個4中和一個8中,那老百姓毫無疑問:“我選4中。”那如果我們只剩下一個4中,那老百姓還會選擇班,哪個班是重點班,哪個班的老師更好一點。所以均衡時相對的。我們覺得盡量縮小校際之間的差距,達到老百姓能夠接受的程度,這需要我們的軟硬件的大力投入,現在更重要的是軟件。還有一個就是鼓勵學校辦有特色,辦有特色也是一個均衡發展的很重要的條件。特色應該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的事,是一件事物所包含的文化底蘊。比如說35中,它圍繞著國粹教育弘揚自己的特色。最近就搞了一個書法藝術學校。弘揚書法繪畫,搞藝術團,搞民樂,搞大課堂,還搞京劇。它自己有一整套的設想。學校的新校舍設計里面,保留魯迅故居,保留四合院,保留八道灣胡同機理。這樣的校園讓人一進去就感覺很樸實,很有京味文化,同時在門口的設計上呢,他們用中國的篆刻來設計大門,太陽照下來,是個大的篆刻投影。他們時刻在思考自己的特色,所以我們說35中整體水平不如4中,可是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它所具有的特色,又是4中所不能及的。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促進均衡化發展,且不能追求表面的均衡,因為這個目標是達不到的,而是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辦有特色。注重軟件的建設,促進均衡,這也是大家考慮的最多的問題。但是要審時度勢,要找到均衡發展的途徑,而不能單純的采取削峰填谷,這種均衡是一種落后的方式。
主持人:在基礎教育領域人們常常說到“科研興教,科研興校”,西城區在基礎教育領域開展了那些科研活動,取得了那些科研成果呢?
田京生:有關教科研活動我也簡單的說那么三點。我們西城區非常注重教科研工作,我們是這樣形容的:科研是教育工作中的先行官,也有人說是一架馬車,科研是馬,兩邊的轱轆是德育和教學。他們倆必須結實,支撐起這個車來。前面拉著跑的就是科研。在十一五期間,我們參與了很多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有北京市一級的,也有國家級的,更重要的是很多研究課題在推行過程中取得很好的實效。
第二個我想說說我們的科研成果。2008年,北京市公布了我們獲得的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的名單和基礎教育專項獎的名單。這個成果北京市教育科研發展規劃領導小組來評定的,是北京市教育科研含金量最高的成果獎,西城區獲得的一、二、三等獎,不管從數量上還是獎項的高低,在十八個區縣是最高的,這對我們的鼓勵很大的。我們的四中、八中、161中學、實驗中學、實驗二小、育民小學等的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果,同時,我們專門召開了一個會,促進科研成果的推廣和轉化,表彰在教育科研中起到引領作用的老師們。
去年,北京市還有一個優秀教學成果獎的評定。西城區獲獎情況明顯的高于其他區縣。北京市教科院還開了一個會,推薦西城區的科研成果。比較典型的是實驗中學同時獲得了幾個高項的成果。這些活動在引領學校教育向著更高層次的方向發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我想說的第三點,就是我們的各項成果里面,應該推薦的是我們的教育研修網,這是2003年“非典”時期我們實行空中教學的一個舉措,“非典”結束以后,教學活動恢復正常,我們感到這個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只要有電腦和網絡想聽那個學校的課都成為可能。所以,我們就投資建立了我們的教育研修網,我們每一位老師都可以在上面注冊的。目前,已經有 10000多位老師注冊,注冊以后,就取得共享網上資源的權利,還可以把自己的東西貼到網上去。老師就把自己的優秀課件、論文、科研成果或者是自己找到的有用的東西等都貼到網上,形成了一個很大的資源庫。這對我們老師的幫助很大,對西城區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主持人:近期,《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征求意見稿》文本向社會公示。2010年是教育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西城區有哪些攻堅任務要做?
田京生:我們2010年的攻堅任務大體上有兩件:一是我們的硬件建設,就是基礎教育的布局調整。我們通過對35中的調整,使每個街道都有一所示范校,盡管困難比較大,但我們將全力以赴。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兩個窗口性的工作要完成,一個是青少年科技館的建設,在月壇地區;另外,在新街口地區我們還有一個新的聾校的建設,殘疾人的教育是人類文明和教育發達的表現,我們將盡全力做好。
第二件事是我們新一輪的骨干教師隊伍建設。我們新一輪的名師工程從今年開始實施,尤其是我們又有了幾個契機,一個是我們新一輪的特級教師評定已經結束,可能近期就會揭曉,新一輪的特級教師由此產生。另外一個契機就是霍懋征老師的事跡我們要進一步宣傳。霍懋征老師在春節前去世,正月初六遺體告別時溫總理、劉延東國務委員、袁貴仁部長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幾位領導都參加了。我們將以此為契機,來推動新一輪的教師隊伍建設,從而形成我們新的骨干力量。同時,我們還要培養更多像霍懋征老師、李烈老師這樣的在西城區起著領軍作用,在全國有很大影響的人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計劃綱要征求意見稿》非常好,為我們指明了未來十年的發展方向,同時也解決了我們很困惑的一些問題,我們要認真學習。相比其指定來,它的實施困難更大。但我相信我們國家的教育會越辦越好。
主持人:名校和名校長之間的關系有幾種類型,任何一個名校長的出現除了外部條件之外,更主要的在于其自身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學術修養。那么作為首都教育大區強區的行政領導,請您談談如何才能做一個比較“好”的教委主任或教育局長呢?當然這個“好”的概念因人而異。
田京生:我在中學做校長的時候主要管教學,到教委了以后,長期做副職,也是主要負責中學教育。近幾年,我的觀念有了一些轉變。過去強調抓好學校不能離開教育教學,更不能離開教育教學質量。現在,我是感覺到在新的形勢下,作為教委主任的工作重點不僅僅是在教育教學.。教育教學我們有很深厚的傳統,有優秀的隊伍,有很豐富的經驗,我們質量的提高是要靠一支隊伍的。作為教委主任尤其要特別注重兩個方面,一是人力資源的管理,一是教育資產的管理,這是做好教委主任最根本的任務。
人力資源實際上就是你的隊伍建設,不但要建立你的高效的服務型的學習型的機關隊伍,還要盡力打造你的校長團隊,打造你的名師團隊,也要讓你的系統內所有老師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到教育的幸福。這要通過制度的不斷完善,還要通過一系列的平臺,搭建新的培養機制,獎勵和促進機制的形成,嚴格執行用人的法律法規,以此來打造我們這支隊伍。
關于教育資產的管理,雖然我們國家的整個教育投入還趕不上現在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就西城區而言,我們教育的投入的總額已經非常大了,我們這幾年的投入都在19個億左右,盡管絕對數字上不如朝陽區、海淀區,但是我們在生均教育經費上,生均公用經費上,我們是全市最高的地區之一。這么大的一個投入,我們要管理好、用好它,為我們的教育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的教育資產除了每年的投入要管好,還要注意無形的教育資產,這也是非常大的。因此,管理好我們的資源,讓資源真正發揮作用,為每一個學生服務,為社會服務,為中央服務,為老師的成長服務,這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作為搞業務出身的人,這是我的弱項,而且根據現代社會的發展,又使得你必須用更多的精力來管理這方面的事。從黨風建設角度講,這么大的投資如果出現一些違規違法的環節,就會滋生腐敗。所以,這兩年來我是高度關注教育資產管理的,對我們新上任的校長,我都要給他灌輸:要高度重視教育資產的管理和運行,因為新校長都是教育教學管理的能手,也不乏教育改革的理念,但是他不是資產資金管理的能手。我每年都高度的關注預算的制定、決算的統計、各種大的經費的投入,嚴格的執行法律法規的政策,堅決清理小金庫,治理教育亂收費。
在這個過程當中注重抓兩點:一是抓人的管理,一是抓資產管理。我覺得作為一個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要跟上形勢,不斷調整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有目標,始終如一地去堅持自己的目標。在這幾年里,我們逐步確立了三個服務思想:為人民服務,為北京市的經濟發展服務,為西城區的中心城區的定位服務,這就是我們逐漸明確的工作目標。另外,我們由高水平地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到高水平的實施15年教育,從我們要辦好每一所學校到我們的“校校精彩,人人成功,”這都是我們在工作過程中形成的目標和理念。
主持人:謝謝田主任!希望我們區“校校精彩,人人成功”的目標早日圓滿實現,也希望西城區在未來的教育發展中繼續起著引領和示范作用!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