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師用書 > 小學語文教師用書 >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師用書 > 正文
2010-09-17 15:20:38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語文
《明月―語文天地》教學指導
〖日積月累〗
學寫摘錄筆記
從本單元起,教師要明確地提出摘錄的新要求,不再僅僅要求進行詞語積累,而是要求學生將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摘抄下來,并采取學過的方法自學這些字詞,掌握它們。此外,還要指導學生練習從課文中或其他讀物中摘抄信息資料。在本單元中,可比比誰摘抄的關于月亮的資料多,鼓勵學生養成讀書時進行摘錄的好習慣。
填成語
指導學生觀察,了解填寫的要求后,再進行交流,互相啟發。也可以組為單位進行小競賽。
月地云階 月露風云 月下花前 月下老人
閉月羞花 戴月披星 日月交食 歲月蹉跎
花好月圓 花容月貌 日積月累 日新月異
水中撈月 經年累月 眾星捧月 崢嶸歲月
其中“月地云階”意思是指天上,也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月露風云”比喻無用的文字。明鏡高懸明知故問明辨事非明察秋毫光明磊落心明眼亮深明大義眼明手快清風明月春光明媚淡泊明志掌上明珠耳聰目明來去分明涇渭分明棄暗投明其中,“涇渭分明”意思是指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清風明月”指清涼的風,明朗的月。形容自然美景,無價之物。也比喻高人雅士。
讀古詩
在學習了《古詩二首》后,可引導學生再品讀這兩首詩。不必要求學生解釋詩句的意思,能夠大致明了詩句表達的意境即可。如果學生理解有困難,提出質疑,教師可稍做點撥。
張若虛:揚州人。唐中宗神龍年間,以“文詞俊秀”而“名揚于上京”,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生平事跡不詳。所作詩亦多散佚,《全唐詩》只錄存《代答閨夢還》《春江花月夜》兩首。書中的兩句出自《春江花月夜》。
纖塵:細小的塵埃。皎皎:潔白光明。孤月輪:一輪明月。
詩句大意:月色映照下的長江和天空一樣明凈,只見碧空中一輪明月高懸。在江畔的人,是誰最先看到江上的月亮?那江上的月亮,又是在哪一年最初照到江畔的人呢?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唐代著名詩人,有“詩圣”之稱。此詩句選自《月夜憶舍弟》。教材中的“月下”應為“月夜”。詩句大意:邊塞的秋夜一片凄涼,更鼓響起時路上早已斷了行人,只有天邊傳來一聲聲孤雁的鳴叫。露水是從今夜開始變白,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口語表達〗
引導學生進行“看月亮,說月亮”的口語表達。
時值中秋佳節,學生手邊一定有很多關于賞月、說月的素材,指導學生多搜集這方面的材料。創設談話情境,可把教室布置成茶話會的形式,發動學生從家中帶點月餅、水果,使課堂充滿節日的氣氛;也可開展有關月球的知識競賽。學生在交流中可暢談科學家在對月球地表及礦物做出科學分析后得出的成果,可談論有關月亮的天文氣象知識,還可講述有關月亮的傳說故事。在交流時,要引導學生耐心傾聽同學的發言,并從中概括出要點,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
〖自讀課文〗
可以結合《月跡》一課的學習來進行。教材中的四段話都是摘自著名作家的作品中對月亮的描述,閱讀時要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文章中的意境。學習中還可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將它背誦下來。
〖習作〗
習作前,可讓學生說說自己打算寫什么內容,這一點可以結合口語表達來進行。交流時要引導學生拓寬自己的寫作素材,可以寫自己對月亮的觀察或中秋賞月的情景;也可以查閱有關資料,發揮想像,寫一寫月亮未來會產生怎樣的變化;還可以寫一寫人們如果真能在月球上生活,那會是怎樣一幅情景。為了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可以讓學生在習作前將自己想像的畫面先畫下來,再根據畫面的內容,把它描繪出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