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超前教育風” 讓教育慢下來
來源:奧數網 2012-10-18 10:18:06

【奧數網訊】幼升小、小升初現在已經成為每個家長都要追逐的風潮,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近日,教育部出臺“幼教指南”,是對超前教育風的矯正,但是當前最緊迫的可能未必是如何教育好娃娃,而是如何教育好全社會,即檢討學校、教育主管機構、培訓機構依然頑固的“應試教育”觀念,對“一考定終身”教育制度進行持之以恒的改革。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報道:
中國教育部近日正式推出“幼兒教育指南”,其核心思想是為中國的孩子“減負”,讓孩子回歸天性、“在什么階段做什么事”。
然而,多數中國家長對此卻頗感為難:真按“5至6歲孩子只需學會10以內加減運算”的“低標準”培養,孩子將來怎么上得了一個好小學,無緣好的小學又怎么上好中學、好大學?
不要就此責怪中國的家長不懂教育,并簡單引用美國教育家富勒那句“所有孩子生來都是天才,但我們卻在他們生命最初的6年磨滅他們的天資”去批判他們。站在教育孩子第一線的不少中國家長,比任何人都要早地切身感受到,在好的教育與快的教育、理想的教育與實際的教育之間做選擇,是一道多么難的選擇題。
中國家長此刻的矛盾心理,反映的其實是當下中國教育幾乎積重難返的困境,以及這種困境壓力下每個家庭被“起跑線思維”綁架的情形:小升初、中考、高考環環相扣的應試教育,加上“入園(幼兒園)難”、“擇校風”所折射的中國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現實,每家每戶擠破腦袋都想接受所謂的“最好的教育”。于是“幼教小學化”、“小學中學化”愈演愈烈,孩子不得不提前學習與自己身心發育規律脫節的心算、奧數、英語、寫作。
教育部推出的這部“幼教指南”,可謂是對“超前教育風”的一種矯正,也是近年中國在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大學招考制度改革等反思人才培養方式的進一步探索。但顯而易見,這并非去疾之本。
當前最緊迫的可能未必是如何教育好娃娃,而是如何教育好全社會,即檢討學校、教育主管機構、培訓機構依然頑固的“應試教育”觀念,對“一考定終身”教育制度進行持之以恒的改革。
只有當家長們看到“慢教育”下的孩子也能上得了好學校、也能成才,“對的同時也是有用的”,他們才真正會擁護“幼教指南”所蘊含的教育常識,孩子的童年也才能得到不再被透支的保證,才能成為一個感情豐富、精神世界飽滿的“祖國花朵”,而不是一臺干枯冷漠、單向度的學習機器。
而做到這些,對于政府層面而言,仍然考驗著全方位的施政智慧。
編輯推薦:
小升初家長辭職陪讀為了啥?
小升初不以奧數成績為錄取依據奧數熱或將降溫
小升初為什么這么火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