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三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2013-12-20 13:03:12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學論文 內容梳理
薛老師在《九色鹿》一文的詞語教學中,對“見利忘義、背信棄義、恩將仇報”三個詞語演繹得非常好。他不是停留在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這三個詞語,闡釋調達是個怎樣的人的層面上,而是以“為什么說調達是個見利忘義的人?為什么說調達是個背信棄義的人?從哪里看出調達是個恩將仇報的人?”等問題為憑借,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到闡釋這三個詞語的語句,借助課文中的具體事例,將“見利忘義、背信棄義、恩將仇報”這三個詞語深深印在了學生頭腦中。這樣的學習,不但教會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而且給他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而此時,學生對課文的主要內容也有了了解,達到了以詞串文的目的。薛老師的教學讓我們感受到“整體感悟”的課堂,詞語教學是橋梁,加強對詞語的理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加強對詞語的理解可以幫助學生完善情感的體驗。
2.在學文的過程中,要抓住關鍵詞句進行理解、體會,感悟形象,體會情感。(略)同時,在教學中要關注方法的滲透和總結。
如:查字典:雖然人人盡知,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已經被忽略,或者只是成為學生預習時的一項常規作業而已,在課堂上缺乏強化,缺乏引導。建議進行單項測試的學校可以安排進行查字典的測查或競賽,以推動孩子們運用工具書的熱情。
聯系上下文理解法:如《翠鳥》“聯系上下文,我理解了鮮艷的意思”《她是我的朋友》“聯系下文。我理解了迫在眉睫的意思”;
(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關注課文中的泡泡,要通過幫助學生理解詞語,養成細讀的習慣,邊讀邊思考的習慣。讓學生明明白白地指導聯系哪里就可以理解詞語的意思。)
聯系全文理解法:如《可貴的沉默》“這極為珍貴的東西會是什么呢?”需要聯系下文體會,聯系全文理解。《亡羊補牢》“聯系課文,我知道了亡和牢的意思。”
詞素分解法;
意象還原法,如,《荷花》中的“挨挨擠擠”可以通過想象畫面來進行理解;
有的時候,我們在理解詞語的時候可能會使用不止一種方法,如《女媧補天》中的“冶煉”一詞,就不僅僅聯系上下文,可能還要用查字典的方式來理解才能理解精準。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盡量注重詞語教學的過程,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想成“類概念”,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3.學文之后,要鞏固詞語、運用詞語,讓消極語言變為積極語言。
總之,對于詞語的教學,在中年級一定要用心的給予關注,初讀──細讀──回讀,讓學生逐步對詞語的認識深入,運用熟練,成為己有。
語 段 教 學
語段教學究竟是什么?其實,就是在中年級教學中對段的教學,還有抓住典型的語段進行教學。主要的內容有:
學習咬文嚼字,領悟表達效果;
用好教材,找準讀寫結合點;(典型的構段方式;典型的句式)
進行語段的積累。
(一)領悟表達效果
抓住關鍵的詞、句,體會、領悟表達的好處。
如:《荷花》中的“冒”字的體會;
《燕子》為什么要用“五線譜”打比方呢?
《爭吵》“這里的挨字用得真好!”
《太陽》“我知道這樣比較的好處。”
《翠鳥》“像箭一樣飛過去”“愛貼著水面疾飛”等句子的體會等。
《燕子專列》中“冒著、頂著、踏著”這一排比句的用詞體會;
《語文園地三》中體會反問句、比喻句的表達效果。
《她是我的朋友》“啜泣、嗚咽、低聲哭泣、抽泣”四個近義詞的辨析中體會表達效果。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一些別的需要挖掘的內容,這就在與教師對教材的解讀和細讀功夫了。
點擊下一頁查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