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千萬小學生有讀寫困難
來源:奧數網 2016-05-11 16:36:20

根據“中國讀寫困難現狀調查”課題組2014年在北京、武漢、濟南等地對2000多名小學生的篩查,讀寫困難疑似發生率高達11%左右。
紅色的“37”,看到這個數字占據兒子天天語文期中考試的分數欄,李楠很詫異。孩子并不笨。一年級的成績很正常,二年級卻急轉直下。
“懶、不愛動筆”,這是老師的反饋,他們認為天天的問題是學習態度不好。
但李楠發現,天天的成績退步很有規律:“沾著寫”的都不行。
那時,不論老師還是家長都沒有意識到,這種智力正常,但讀寫能力不佳的情況,未必是孩子不努力,而有可能是一種常見的學習困難——讀寫困難。
3月23日,在“中國讀寫困難及國際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郭菲研究員介紹,根據“中國讀寫困難現狀調查”課題組2014年在北京、武漢、濟南等地對2000多名小學生的篩查,讀寫困難疑似發生率高達11%左右。
由此推算,目前中國大約有1000多萬小學生正受到讀寫困難的困擾。
正在經營一家讀寫困難矯治機構的蘭紫說,6~12歲是讀寫困難的最佳矯治期,如果能較早發現問題,可以及時幫助孩子提高讀寫能力。
但在中國,讀寫困難并不廣為人知,這意味著每10個學生里,就可能有1個成為被誤解的“聰明笨小孩”。
從事一線語文教育的老師不知道除了“懶”和“不愛動筆”,還有另外的合理解釋
“騙子!”蘭紫曾被家長如此質疑。在她剛開始運行讀寫困難矯治機構的2009年,百度上關于“讀寫困難”的搜索反饋只有5000多條。
沒聽說過這一現象的父母想不通,為什么孩子別的方面沒有問題,甚至很聰明,但最基礎的讀和寫就是做不好呢?
一位父親向蘭紫抱怨過:“我的小孩是要讀常春藤的,怎么可能三年級就讀不下去了?基因變異了嗎?”
有一次和一位媽媽聊天,蘭紫用到了“讀寫困難”的另一個說法“讀寫障礙”。“哐”的一聲,那位女士把包往桌子上一摔:“蘭紫老師,我特別不喜歡你說話的腔調!”
這些家長并不了解,“讀寫障礙”并不是“思維障礙”或智商問題,它特指孩子智力正常,但讀寫能力差的情況。有些讀寫困難的孩子還具有更強的立體思維能力等其他天賦。根據歷史記錄和遺留的手稿,愛迪生、達·芬奇等人也可能有讀寫困難。
然而,面對字跡潦草,閱讀吞吞吐吐的學生,中國的大多數老師可不會聯想到上述杰出人物。天天的成績亮紅燈后,李楠帶著他上了很多補習班。但不管在哪兒,從事一線語文教育的老師都不知道除了“懶”和“不愛動筆”,天天的情況還有另外的解釋。
(文節選自:中國青年報)
編輯推薦:
廣州民辦小學2016年網上報名正式開啟
河北石家莊小學生作業禁令引家長和老師爭議
第一屆全國小學生創新項目設計挑戰賽啟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