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學的正確打開方式
來源:家長幫全國站 文章作者:學而思網校 2016-06-23 16:38:08

論國學的正確打開方式
各位關注教育的家長們一定都知道,不久前,高考改革緊鑼密鼓,教育部出臺的各種改革都告訴我們,未來的語文考試除了增加分值外,最重要的是進行內容的改革。越來越多的學校強調重視“傳統”,古詩詞、文言文等國學經典將在語文改革中地位飆升。
國學,究竟應該如何打開呢?
我么特地請到了網校資深語文老師——陳雙(江湖人稱“柚子老師”)分享她的觀點。
Q:什么是經典?
經典的書。就是可以讀一輩子的書,一輩子受用無盡的書。
Q:讀經分為哪幾個階段?
個人認為,看孩子的不同情況,歲數大小以及領悟能力。
讀經典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讀書認字。這一般多指學齡前到一、二年級這個階段的孩子,重點在認字識詞。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在誦讀中,家長要重點考察孩子的讀字認字的準確性。對于孩子是不是理解經典中的意思,不必做過多的強求。有些家長常問:“經典里的意思,是不是要和孩子講?”這個問題,想來就有了答案。要不要講,關鍵看孩子在哪個階段,如果字還不認識呢,那就以認字為主,不必講什么經典的意思。這里講的一、二年級,也只是一個參考,核心的標準還是孩子的認字、識字水平,如果孩子大體的字認識了,見過了不少的“豬”了,那就可以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第二階段是斷文釋意。這一般是在三年級到六年級。隨著孩子認字能力越來越高,識字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水平后。這個時候的重點,可以轉換到對經典語言的解釋上來。對于這一個階段的孩子,講孩子能理解的意思,讓她把句子讀順是必要的。這一個階段,就是我們平時上課講的,扶上馬,送一程。
第三階段是領悟境界。如果對經典的大致意思理解的差不多了,就可以把重點放在對經典的深意的領悟上 。比如“欲速則不達”——句意是講求快了,就達不到目的,有拔苗助長之意。很多人讀到這個欲速則不達了,知道速度快了不好,但怎么才是好呢,是不是停下來了呢?但這樣理解還是不到家,那么更深的解釋是什么呢?是堅持,是恒心。要講耕耘,不求收獲,一步一個腳印。
Q:經典要不要背?
我們肯定有過這樣的體會,很早背過的英文單詞,現在都記不得了。背過了嗎,記下了嗎?背過了,也記下了,可是最終還是全忘了。同理,我們過去讀高中,也背過不少古文,但基本上也是背過了,用不了多久,就忘得差不多了。
背不是過程,是結果。過程是什么呢?是多讀、熟讀、常讀、長讀。這個過程重視了,記住是不成問題的。如果一味強調讓孩子背,孩子壓力大,在短期內記下了,但時間一久還是會忘的。欲速則不達,重在恒心。每天如烏龜一樣慢慢的爬,比小兔子刺溜一下子跑幾百米更有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