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學的正確打開方式(2)
來源:家長幫全國站 文章作者:學而思網校 2016-06-23 16:38:08

Q:讀經典有什么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強化孩子對文字的理解。過去上過私塾的老輩們,寫東西都是非常有功底的——不寫一字空,就是緣于對文字的深入理解。
第二個好處是培養對人文歷史的見識。不少朋友知道《千字文》的來歷,講的就是一個大臣,叫周興嗣。皇帝看不上他、恨他,就要害死他,于是出了一道題,要求寫一個論文,把幾千年的歷史講出來,不帶重字。于是這個作者就一夜之間寫了出來,一夜之間黑頭發全變白了。這就是《千字文》的來歷,其中的內容是天文地理無所不包。《三字經》,就更不用多講了,是中國歷史的簡明綱要。熟記《三字經》,受用一生。
第三個好處是表達能力的鍛煉。可分解成文字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什么叫口吐蘭香?好的作文一定要談古論今。不是說往嘴里噴一點香水叫口吐蘭香,說話辦事光是大白話不行,全是口水話也不行。
第四個好處,培養孩子的氣質。此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現在選媳婦、選女婿的標準越來越高了,有錢、有車、有房還不行,還要有文化、有氣質,還要是帥鍋、靚妹,沒有點氣質,怎么在江湖上混。
第五點好處,通達處事為人的道理。知道如何處下如何達上。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是最高的學問。
Q:讀經典分幾個階段?怎么讀?
國學學習如何開始?先讀什么,后讀什么?這是家長們問得最多的問題。古人讀書是有順序的。主要分為這幾個階段。
一、幼兒養性。零歲至三歲前,心無分別,塵垢未染,真如湛然,性德純正,心如明鏡,朗攝無礙,先入為主,深深入心,終身不移。幼兒怡養本性,正宜此時。
二、童蒙養至。至十三歲前,物欲微薰,煩惱潛伏,知識略萌,性德仍凈,記性猶強,悟性微弱。童蒙蘊養正見,正宜此時。
三、少年養志。十三歲后,知識漸開,物欲既染,煩惱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漸隱,記性漸泯,然性向顯發,崇效楷范,悟性轉強。少年啟養心志,正宜此時。
四、成年養德。凡所當讀書,如能自幼扎根熟讀,庶以誠意正心,格物致知,學以致用,而為將來成學立業之深基,修身明德之永磐。唯德業無窮,學無止境故,成年學養行德,隨時皆宜,無有終時。
Q:國學經典應該如何安排?
第一階段:童蒙養正。可讀:(一)經典精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孝 經》。(二)詩詞啟蒙《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千家詩》、《唐詩三百首》。(三)典故類、《幼學瓊林》、《龍文鞭影》。(四)古文類《古文觀止》。
第二階段:儒經道統。可讀 《大學》、《論語》、《孟子》、《中庸》、《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第三階段:歷史經驗。可讀:司馬遷《史記》、司馬光《資治通鑒》、班 固《漢書》、范 曄:《后漢書》、陳 壽:《三國志》
第四階段:子集悠游。可讀:《莊子》、《荀子》、《韓非子》、顏之推《顏氏家訓》、兵《孫子兵法》、《三十六計》。
家長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或者學校要求來學習。關于國學的學習,有人主張讀經要有順序,有人主張不用先后順序。我的意見是,學總比不學好,樂學比學要好。如果硬逼著孩子學,還不如不學。學不學,是不是能學得下去,還要靠緣份,靠慧根。一切隨緣吧。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跟著喜歡的老師,讀他喜歡的書,比什么都重要。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