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絕弦》說課稿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07-17 10:27:23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課文《伯牙絕弦》的說課稿,希望對小學語文課文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教學內容分析
《伯牙絕弦》是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藝術的魅力”開篇之作,也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繼《楊氏之子》后接觸的第二篇文言文,講述了音樂家俞伯牙為悼念知音鐘子期而摔破古琴不再復彈的故事。全文共77字,5句話,雖然寥寥數言,但語言精煉準確,字字擲地有聲。是引導學生運用一定的方法學習文言文,感受音樂的魅力,并受到傳統文化熏陶的典范之作。
二、教學對象分析
本文是學生第二次接觸文言文,具有結合注釋理解大意的能力。但因閱讀體驗少,學生還不能很好的讀出文言文的節奏和韻味。同時,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理解“知音”的真正內涵,體會伯牙、子期那種高山流水般的志向和胸懷有一定難度。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到熟讀成誦。
2.理解文章內容,感知文言文的特點,領悟“知音”的內涵。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讀自悟,借助注釋、聯系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詞句意思,讀懂故事內容,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補充資源,感受“高山流水”“知音”的真正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悟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詞句的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間互相欣賞,彼此理解的真摯友情,體會文言文所表達出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教學難點:借助多媒體,理解“知音”的真正內涵,體會伯牙、子期那種高山流水般的志向和胸懷。
四、教學方法、過程及整合點
(一)教學方法
這篇課文雖篇幅短小,但畢竟是文言文,因此要想讓學生在一課時之內既充分的理解內容,又深刻的體會到朋友間深厚的情誼,需要教師采用談話、讀書指導和直觀演示等多種方法,創設情境,激發想象,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情感納入到課文的人物和情節中去,了解人物的喜怒哀樂,感受音樂的魅力。
基于以上分析,本節課選擇在多媒體環境下授課。
(二)教學過程及整合點
1.詩情畫意,入情入境
(1)播放水墨動畫,激趣導入。
課始,我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為學生播放一段配樂圖畫。“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詩歌的國度,人們善于用詩一般的語言去詠物,去抒情。讓我們一起欣賞一段畫面,想一想,它們讓你想起了哪些詩句。”學生邊聽音樂,邊欣賞畫面,邊憶讀詩句,整個過程充滿詩情畫意,有助于學生入情入境,沉浸于接下來的古文學習。
學生交流后,我則以“一切景語皆情語,一切情語皆心語。詩人善于用文字抒發情懷,畫家用丹青揮灑情致,那么音樂家呢?”毋庸置疑,自是音樂。這樣師與生的交流為下文體會俞伯牙寄情于音樂的高山流水般的志向和胸懷奠定基礎。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