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弈》教案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07-17 17:01:49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課文《學弈》的教案,希望對小學語文課文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教材分析:
《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棋的事,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課文文辭凝練,含義深刻,是孟子的傳世之篇。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復誦讀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學習的方法——閱讀注釋,聯系上下文讀通讀懂,結合譯文解釋重點詞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教育學生做任何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從課內外延伸結合中進一步了解我國燦爛輝煌的古代文化,增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三、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課文的意思。
確立依據:根據《新課程總目標》第三學段要求能夠閱讀淺易文言文,并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四、教學難點:體會文章所蘊含的道理。
五、教學過程
(一)警句引路,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名句,師朗讀。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你們知道這些句子都出自何處嗎?(《孟子》)
學生交流對孟子的了解,教師小結,課件出示:(孟子圖像、孟子簡介、《孟子》簡介)指名朗讀。
孟子,戰國時期魯國人,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戰國中期鄒人。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是繼孔子之后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圣”,后世將他和孔子合稱為“孔孟”。著有《孟子》,是孟子言論的匯編,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合著。《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被稱為“四書”,是古代學子必讀之著作。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子·告子》的一篇經典文章《學弈》。
(1)板書課題:學弈
(2)“弈”是什么意思?“學弈”呢?(學生發言)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導入新課,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學習狀態,又讓學生從這些名言警句中受到啟迪。]
(二)范讀激趣,感知全文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個別難讀的句子要反復讀。(讀全文時讀題目)
學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2.師配樂范讀文言文。(課件隨即出示文言文與音樂)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huì)/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hú)/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wèi)是/其智/弗(fú)若與(yú)?曰:非/然也。
3.指導朗讀文言文的技藝與方法(示范讀)
朗讀文言文要講究“斷句”,讀時應作適當停頓,速度較慢,注意抑揚頓挫。古人讀文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入境時還搖頭晃腦,你們也試試,看看讀得出滋味嗎?
(1)學生練讀。
(2)指名朗讀。
4.重點指導設問名的朗讀,“為是其智弗若與?”要讀出反問的語氣,對于這句的回答“非然也”,要讀出肯定的語氣。朗讀時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
(1)師示范朗讀。
(2)集體讀。
(3)指名個別讀。
[設計意圖:采用自由朗讀,師配樂示范讀,個人表演讀,集體讀等多種方式朗讀,使學生初步感知文言文,培養學生語感,并且掌握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誦讀]
(三)自讀自悟,合作學習,理解文意
1.小組合作學習課文,教師明確要求,指導學法
(1)任務明確。
(2)推薦一名學生匯報。
結合注釋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句的意思,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明白文中所講的道理,受到一些啟發。
(3)學生小組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學習效果。課件出示關鍵詞及重點句。
(1)關鍵詞,指名回答
誨:教。使:讓。鴻鵠:天鵝。援:牽、拉。俱:一起。弗:不。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