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科學的教孩子處理情緒(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4-16 09:17:49

”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歸咎外界環境的做法,會讓孩子無法對自己負責,失去從錯誤中反省學習的機會,容易養成遇到挫折“只會怪別人”的惡習。
爸媽究竟如何能當好情緒教練?
孩子情緒學習經驗深受父母的影響,父母同時也是穩定孩子情緒的最主要來源。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高特曼的追蹤調查發現,父母扮演情緒教練的孩子,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杰出。
提高孩子的情緒能力,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必修課。
2、三個步驟破解孩子情緒密碼
培養情緒能力,愈早開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父母可采取以下三個步驟:
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出現情緒反應,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傾聽的技巧,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你愿意理解他的感受,就會慢慢將心情沉淀下來。
情緒是自然產生的感覺,是一個人對周遭事物的主觀感受,因此沒有對錯之分。它是一種能量,一旦涌現了,絕不會憑空消失,需要有效抒解的管道。
教育專家指出,國人因文化的關系,并不接納負向的情緒。在孩子出現負面的情緒時,大人往往回以“不可以這樣”,或是輕忽壓抑,而不能提供孩子一個實際練習面 對和處理負向情緒的機會,或是體會孩子在處理這種情緒時需要一段心理歷程。
例如:當我覺得害怕、緊張、擔心、嫉妒時,我覺得如何?我可以怎么辦?如此一來,孩子表面上可能沒事,但內心那股“氣”依然存在,”情緒垃圾”愈積愈多,最后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同理孩子的情緒,并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緒表現當成工具,對父母予取予求。
要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覺都是可以被接納的,但是不當的行為必須被規范。
協助孩子覺察、表達情緒,并厘清原因
接下來,父母要像一面情緒鏡子,運用言語反映孩子的真實感受,協助孩子覺察、認清自己的情緒。
例如:”看你哭得這么傷心,一定很難過,對不對?”響應孩子的感受,可以讓孩子明了自己的感覺。之后,繼續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